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谍报的 > 第一百零八章 筹谋(第1页)

第一百零八章 筹谋(第1页)

毛万里的指控风波,如同投入军统这潭深水的一块石头,虽未掀起滔天巨浪,但那扩散开的涟漪却悄然改变了某些力量的平衡。沈默不仅安然无恙,其“技术栋樑”的地位因戴笠的最终表態而更加稳固。魏大明处长藉此机会,在內部会议上不点名地敲打了几句“某些不务正业、专搞內耗之人”,电讯处的风气为之一肃。沈默则仿佛全然未受此事影响,每日依旧埋首於他的设备、数据与报告之中,只是那份“沈专员”的外壳,似乎打磨得更加光滑、更加难以渗透。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冷静地映射著这风暴过后的微妙格局: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权力消长】毛万里因近期行动接连受挫,在戴笠心中地位有所下降,其调查权限受到一定限制,短期內难以再对沈默构成直接威胁。(可信度:93%)

2。【渠道稳固】“渔火”渠道经歷上次风险考验后,运作模式更为隱蔽。胡老板收敛锋芒,只维持最低限度的零件交易,不再主动传递任何信息。(可信度:90%)

3。【红方信任】“启明”信號发送来一段经过严格加密的致谢信息,虽未明言,但確认了上次情报的价值,並暗示“通道”可靠性已获初步认可。(可信度:91%)

4。【新晋琐事】局本部下发通知,要求各部门整理上报“抗战以来技术成果及贡献人员事跡”,以备宣传之用,此事由魏大明亲自抓总,电讯处需准备材料。(可信度:89%)

四条情报,指向一个相对平稳的“后风波”时期。

毛万里的暂时失势,为沈默贏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渔火”渠道的蛰伏是明智之举。而红方的致谢,则像一股暖流,悄然浸润著他孤军奋战的心田。至於那“技术成果”上报,看似琐事,却也可能成为新的舞台或陷阱。

沈默的处理愈发圆融。对於毛万里的失势,他未露丝毫得意,甚至在魏大明提及此事时,也只是淡淡一句“处內团结、专注技术方是正理”,显得格局开阔。这让魏大明更加高看他一眼。

对於“渔火”渠道,他严格遵守静默纪律,绝不主动联繫,只在必要时,通过极其隱晦的方式(如特定日期购买特定无关零件)传递“安全”或“等待”的信號。他將这条通道视为最珍贵的战略资源,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启用。

红方的致谢,他默默记下,心中那份归属感又增一分,但行动上却更加克制。

而“技术成果上报”这件事,他则巧妙地將其转化为巩固自身地位的机会。他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协助魏大明,制定了一套详尽的填报標准和遴选原则,强调“数据扎实、贡献明確、避免浮夸”。他自己提交的报告,更是堪称范本——用最朴实的语言,列举了解决的具体技术难题、提升的效率百分比、以及带来的实际军事或安全效益(如破译“坚磐”密码、发现“零式”数据链踪跡等),通篇不见自我標榜,却处处彰显无可替代的价值。

魏大明將这份材料呈报上去后,据说戴笠阅后,再次於內部小范围提及:“沈默此人,实心任事,功不虚饰,乃真技术官僚之典范。”

一时间,沈默在军统內部“技术权威”与“道德楷模”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这种基於实绩与“低调”建立起来的声望,比任何形式的钻营都更为牢固。

然而,在这片看似风平浪静的水面之下,沈默內心的天平,却在持续而坚定地向著北方倾斜。他依旧每日处理著军统的事务,但目光已不再局限於眼前的技术难题和內部倾轧。他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地收集和分析那些流经他手、或能通过权限接触到的、关於全国战局、经济状况、民心向背的信息碎片。

他看到正面战场传来的多是失利与溃退的消息;看到大后方物价飞涨、民生凋敝,而权贵依旧笙歌燕舞;看到军统內部报告里,对异己分子的镇压愈发严酷,却对前线战事乏善可陈。

这些信息,与“启明”偶尔传来的、那些关於自力更生、生產自救、官兵平等的片段,形成了愈发尖锐的对比。一种“大厦將倾”的预感,与“新星初升”的期盼,在他心中交织。

他知道,自己不能永远潜伏下去。他需要为那个必然到来的“转向”,做好更充分的准备。这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认同,更需要积累足够的“资本”——那些能够证明自身价值、换取信任与地位的“投名状”。

他开始更加系统地梳理自己掌握的技术知识,尤其是那些可能对建设一个新世界有用的部分——不仅仅是无线电通讯,还包括初步的密码学理论、信號管理经验、乃至从美军项目中学到的一些组织与管理方法。他像一只准备过冬的松鼠,默默囤积著知识的食粮。

同时,他也开始利用“渔火”渠道的静默期,通过反覆研究其加密模式与联络规律,尝试反向推演和优化,试图在未来能够建立一条更高效、更安全的联络方式。这纯粹是技术上的未雨绸繆。

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与內心的暗涌中悄然流逝。沈默依旧每日出现在电讯处,处理著似乎永无止境的公文与技术难题,参加著各种或重要或无聊的会议。但在那副金丝眼镜之后,那双曾经只倒映著信號波形与数据代码的眼睛里,如今却多了一份深沉的歷史感与明確的方向感。

他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是重庆常见的阴天。手中拿著一份关於更新城区防空警报通讯系统的预算申请报告。

指尖在报告冰冷的纸张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

无声的电码,不再仅仅是应对眼前的指令,更添了一份对未来的筹谋:

“风波暂息,根基愈牢。”

“北望之心,日益昭彰。”

“静待风起,蓄势而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