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谍报的 > 第一百零三章 思想(第1页)

第一百零三章 思想(第1页)

磁器口那碗凉粉的鲜活滋味与《山海经》里荒诞不经的神怪世界,如同两颗投入沈默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他开始有意识地,在那些枯燥的技术报告与內部公文之外,为自己开闢一小片精神的“自留地”。这並非鬆懈,而是一种在巨大压力下维持心智平衡的本能。他依旧每日准时出现在电讯处那间充斥著设备低鸣与纸张霉味的办公室,处理著似乎永无止境的技术难题与內部流程,但眼底深处,那抹源自市井烟火与远方理想的微光,却愈发清晰。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依旧每日准时亮起,內容却似乎隨著他心態的微妙变化,呈现出更多维度的信息: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內部琐事】魏大明处长为应付审计,要求各处室精简报表,电讯处內部正为几个无关紧要的统计口径爭论不休,消耗著无谓的精力。(可信度:91%)

2。【技术日常】一批新到的美制真空管因运输保管不善,部分微音效应超標,需逐一检测筛选,此为枯燥但必要的基础工作。(可信度:89%)

3。【红方见闻】“启明”信號再次传来非任务信息,描述了一次“识字班”上课的情景,乡民如何在油灯下笨拙而认真地学习写字,气氛热烈。(可信度:87%)

4。【个人轨跡】系统记录显示,宿主近期借阅图书种类拓宽,新增《稼轩词》《陶庵梦忆》等,並於昨日傍晚绕行至宿舍后山,静观日落约一刻钟。(可信度:基於行为记录)

看著这些信息,沈默放下手中那份关於“统计口径標准化”的爭论纪要,只觉得一阵无力。这些琐碎的內部消耗,与“启明”信號里那个在油灯下艰难求学却目光熠熠的老农,形成了过於鲜明的对比。他拿起一支性能参数略有瑕疵、但尚可使用的真空管,在指间无意识地转动著,冰凉的玻璃触感让他纷杂的思绪稍稍集中。

午休时分,他没有去食堂,而是信步走到了电讯处后院那棵老黄葛树下。几个低级职员正围在一起,兴奋地传看著什么。沈默本不欲理会,却听到其中一人低呼:“……真的?延安那边……当真给老百姓分地?”

他脚步微顿。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海量好书在101看书网,101????????????。??????等你寻】

那几个职员发现沈默,立刻噤声,显得有些慌乱。沈默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便走到树荫另一侧坐下,闭目养神。但他敏锐的耳朵,还是捕捉到了他们压低的、断续的议论。

“我表哥……跑生意回来说的……”

“说是当官的……跟咱这儿不一样……”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

那些零碎的、充满怀疑却又带著一丝嚮往的议论,像细小的针尖,刺探著沈默內心深处那个同样在摇摆的天平。他知道,在这军统核心之地,尚且有人私下传递著这样的消息,可见那股来自北方的风,並非空穴来风。

傍晚下班,他再次绕道后山。夕阳將天际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层层叠叠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沉静而厚重。他找了一块平整的石头坐下,什么也没想,只是静静地看著那轮红日缓缓沉入远山的怀抱。山风拂过,带来草木的清新气息,也暂时吹散了他周身的压抑感。这一刻,他不再是“沈专员”,也不是“陈默”,只是一个暂时逃离了身份桎梏的普通人。

回到宿舍,他翻开了借来的《稼轩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的豪情与悲愤,跨越数百年的时空,与他此刻的心境隱隱共鸣。都是身处乱世,都怀揣著难以实现的抱负,只是选择的道路截然不同。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机房值班。处理完一批日常监测数据后,沈默没有立刻离开。他调出了“启明”信號近期的所有非任务性信息记录,那些关於学习、生產、乃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片段,虽然零散,却拼凑出一种截然不同的组织形態和生活气息。他又调出了军统內部近期的一些“成功”案例通报,无非是破坏了哪个地下联络点,抓捕了哪些“异己分子”。

他看著屏幕上並排的两类信息,一种强烈的割裂感几乎要將他撕裂。一边是建设,一边是破坏;一边是理想主义的微光,一边是现实政治的冷酷。

他忽然產生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念头。这个念头如此危险,让他的指尖都微微发凉,却又带著一种莫名的、打破樊笼的诱惑。

他利用系统的加密通道,没有传递任何具体情报,而是向“启明”发送了一段极其简短的、经过多重偽装的信息。信息內容並非求助或表態,而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的哲学问题探討,关於“个体在宏大敘事中的价值定位与选择困境”。他用了只有顶尖密码学者才能理解的隱喻和逻辑结构,將其偽装成一段无意间泄露的、某个“西方哲学家”的思辨残篇。

这是一个试探,一个將自己內心最深的困惑与动摇,以一种绝对安全的方式,投向那片他日益嚮往的光明之地。他不知道对方会如何解读,甚至不確定对方是否能收到。这更像是一种仪式,一次对自己內心的交代。

发送完毕,他立刻清除了所有操作痕跡,心臟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著。

隨后几日,一切如常。魏大明依旧为审计焦头烂额,处里依旧为琐事爭论,新到的真空管也检测完毕,挑出了不合格品。沈默依旧扮演著他沉稳可靠的“沈专员”角色。

直到三天后的一个雨夜,他再次值班。在例行监测中,他捕捉到了一段来自“启明”的、前所未有的长加密信號。解密后,內容並非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述了一段关於“实践”与“真理”关係的论述,文风平实却力透纸背,明確指出“人的正確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並鼓励“勇敢地投入到最广阔的斗爭生活中去”。

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热情的召唤,只有冷静而坚定的唯物论观点和行动指引。

沈默反覆阅读著这段文字,窗外雨声淅沥,敲打著他的心扉。他忽然明白了,对方理解了他的试探,並且给出了一个属於他们的、最本质的回答——答案不在书斋里的思辨,而在脚下的道路与行动。

他缓缓地、彻底地刪除了这条信息。

然后,他拿起笔,在一张废弃的报告背面,无意识地写下了四个字:“心嚮往之。”

墨跡未乾,他便將纸片揉成一团,投入了脚边的痰盂,看著它被污水迅速浸透、模糊。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漆黑的雨夜,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明。

无声的电码,不再迷茫,而是带著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试探已出,迴响入心。”

“迷雾散尽,前路已明。”

“此身何寄?唯向光明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