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虞万林,也纷纷说“谢谢”,倒弄得虞万林有点不好意思了。
冷冬香盛好了盒饭,擦擦手走到前屋来:“这绿豆汤是这位——”
她和虞万林交换了一个眼神,突然想起虞万林的叮嘱来,改口道:“是这位邻居妹妹送的。”
“好喝吗?”
戴发箍的女孩捧起碗,“咕咚”喝下一大口:“真好喝。”
“姐,高桓宁来没来?”
“她哪次不是在你后面来?你不吃完饭,她也不来。俩人一起长大,如今倒跟冤家似的。”
旁边几个姑娘都笑了,女孩自己脸上也有些红,眼睛里一半是羞恼一半是不可置信:“笑什么!”
众人笑得更欢了。
虞万林坐在一边听她们拉家常,虽然有的她听不懂,但觉得挺有意思。
仿佛这群人笑着,闹着,就把日子过了,过得红火,美满起来。
几人吃了饭,掏出毛票放到柜台上,说说笑笑地走了。
期间又有一些工人来吃饭,冷冬香打饭,虞万林在旁边默默打绿豆汤。
冷冬香刚开始让她去休息,自己来,可在争夺勺子时没拗过虞万林的坚持,便无奈地放手让她继续了。
一碗碗绿豆汤盛到碗里,虞万林房前屋后地送完,回来发现冷冬香已经给她也盛了一份。
旁边还有一碗热腾腾的盒饭。
“快吃吧,这会儿真是辛苦你了。”
虞万林笑笑:“没什么,不麻烦的。”
回身又打了一碗汤,放在冷冬香的厨房桌上。
本来也没什么事做,她在周围工人的说笑声中也产生了一种满足感。
虞万林拿起筷子,吃起饭来。
第一口米饭送入口中,虞万林恍如隔世。长久地被裹挟在科技作物中,她竟忘了黑土地产出的米是这么香的。
豆腐水嫩,里脊大块,大米和萝卜都带着纯粹的滋味。像这个年代的人一样,与什么预制菜天差地别。
在这里,菜多得吃不完。人们脸上的笑容那么纯粹,那么干净。
还有天,那么漂亮,那么蓝。
这才是家的感觉,不是家变了,而是人们离开太久了,把最熟悉的滋味遗忘了。
直到你再次踏上这片承载万物的厚土,回到她的怀抱,成为她虔诚的孩子。端起碗会惊觉,原来这是家的味道。
工人们吃饭挺快,三三两两地出了店门,店里很快又剩下冷冬香和虞万林两个人。
冷冬香给自己也盛了一份,坐到虞万林对面,看着虞万林埋头吃得香:“好吃吗?”
“好吃。”
“不够吃还有。这里欢迎你,以后可以随时来吃。”
虞万林抬起头,有几分犹豫:“会不会比较麻烦姐姐……饭点有好多人。”
“不麻烦,多一双筷子的事儿。”冷冬香目光穿过门外,眺望远方:“她们是附近纺织厂的工人。厂子是新开起来的,还没建好食堂,所以来我这儿吃午饭。”
虞万林点点头:“茂云纺织厂。我在报纸上看到了。”
“哪里的报纸?”
“银昌的。”
冷冬香莞尔:“还以为茂云的名字已经传那么远去了。我也希望茂云可以做大做好。她是我们银昌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