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我还没吃饭呢,辛苦你了。”杨芳说着,已经拿起筷子吃了一口。
“不错啊,厨艺进步了。”
·
小镇上每天都很热闹,来往探亲出门的人都很多,听村长说,这里正在计划着设立一辆城乡专线车,专门从这里到市区内,来回行驶,只是现在还没有实施,现在只能乘坐客运大巴,中途转几趟车。
杨卿诗随即采访了几个这里的住户,问了几个关于城镇建设方面的建议及感想,在本子上一一记录,又采访了几个来探亲的人。
中午十二点半,忙完一阶段工作的两人热得脑袋出汗,王庆扛着摄像机,手都酸了,随便找了个圆墩就坐下休息。
喻恩赐翻看今天做的笔记记录,说:“辛苦啦,要不要吃点东西?我请你。”
“别别别,那怎么好意思呢,”王庆扯开自己的衣领灌风进去,说,“你想吃啥,我请客。”
喻恩赐四处看看,说:“的确有一家我挺想去试试的,应该就在这儿附近。”
杨卿诗说的那家馄饨店开在一条街道上的最里头,已经要靠近车站。
馄饨店里的菜式不多,菜单就是写在一块黑板上,用粉笔写上菜名和价格。
喻恩赐粗略看了一眼,点了份香菇鲜肉馄饨。
店里只有两个人,两位老人,他们应该是夫妻,丈夫为妻子系上围裙,支了一张小桌子,老奶奶就坐在那包馄饨,老爷爷就在厨房里忙活,来了客人他们就笑着问好,问了他们要吃什么,就接着忙活。
小店里没有空调,就放了两台电风扇,前后各一台,转着吹风。
王庆擦擦脸上的汗,说:“这店面好小啊,味道能好吃吗?”
喻恩赐静静坐着等,说:“我觉得肯定会好吃的。”
“那么肯定?你之前来吃过啊?”
“没有,”喻恩赐说,“但有人跟我极力推荐这里,我觉得她的口味一定很不错。”
王庆听的,都对这馄饨开始期待了,“谁给你推荐的?村长吗?”
喻恩赐没有多说,“一个最近认识的小姑娘,她自己的手艺很好,能被她推荐的店,我觉得肯定也不错。”
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馄饨个大,皮薄的都能看到里面的肉馅儿。
老板顾及他们是第一次来,还给他们一人加了个蛋。
汤头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多的配料,称得上是清汤寡水。
王庆再次抱有怀疑态度,“这真的好吃吗?”
这句质疑被老板娘听见了,老人手上包馄饨的动作不停,笑眯眯地说:“小伙子不是这儿的人吧,咱们家的馄饨方圆十里都有老顾客,还有很多搬到城里人,专门大老远回来,就为了吃上一碗咱们家的馄饨,你可以试试,要是真不好吃,给你退钱都行。”
王庆讪笑,不说话了。
喻恩赐喝了口汤,出乎意料,非常鲜美,但没有很浓的配料味道,就是鲜。
再吃一口馄饨,她想的没错,就是很薄一层皮,底下全是肉和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