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岭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特点最鲜明的清末民间建筑 > 第六十章 德山(第1页)

第六十章 德山(第1页)

纺织分会的热闹刚告一段落,冶铁分会也有了新动静。

陈子壮指示王金声:“冶铁分会需要招二十个青壮劳力,专门负责搬运生铁矿石、木炭焦炭、鼓风助燃这些重活。待遇和纺织女工一样,工钱当天结,管中午和晚上两顿饭!”

招募告示贴在工坊门口和村口。

这次的过程顺利多了。

“力气活”被普遍看作是“男人该乾的”,而且待遇又好。

村里不少没加入团练的青壮年,比如家里有田要照顾的次子、身体强壮但没选上团练的人,都抢著来报名,名额很快就被招满了。

……

数日后。

风尘僕僕的县城布庄掌柜陈顺被引进前厅,恭敬行礼:“老爷,小的听闻商会纺织分会急需大量麻原料?”

陈子壮放下茶盏,目光在陈顺身上停留片刻。这位布庄掌柜虽衣著朴素,但料子却是上好的杭细,鞋面上沾著新泥,显然是匆匆赶路而来。“確有此事。陈掌柜有门路?”

陈顺眼中闪过精光,压低声音:“实不相瞒,小人族叔陈德山,在顺德专营麻多年。这些年海上不太平,商路是艰难些,但小的族叔在江西、湖广那边,还有些老关係、旧门路,能想法子弄到些货。”

陈子壮敏锐捕捉到“顺德陈氏”,不动声色地问:“哦?陈德山掌柜?顺德陈氏,与我沙贝陈氏,可属同宗?上次我去顺德,倒未曾听闻这位族亲?”

陈顺立刻满脸堆笑,腰弯得更低了:“攀得上!绝对攀得上!往上数几代,確是同支同源的!我家族叔上次正好去了江西打理生意,听说老爷您亲临顺德,星夜兼程往回赶吶,可惜紧赶慢赶,回到顺德才知老爷您已经返回沙贝了,族叔为此懊恼了好些天!”

……

南海县某座茶楼,其中最雅致的包间內,檀香裊裊,四壁掛著山水字画,一扇八幅屏风將外间的喧囂隔绝开来。

麻商人陈德山精瘦干练,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他身著赭色直裰,头戴方巾,虽是商贾打扮,却透著几分读书人的气质。桌上的茶点丝毫未动,显见其心思全然不在饮食上。

门帘掀开,陈子壮身著常服,当先步入。身后跟著商会副会长陈善长、纺织分会理事何伯、以及同为顺德人的陈邦彦。

陈德山一见来人,立刻抢步上前,深深一揖到底:“小老儿陈德山,拜见翰林老爷!劳动翰林老爷玉趾亲临,实在是折煞小人了!”他的目光快速扫过眾人,对穿著朴素的何伯也客气地拱手示意,礼数周到,不敢有丝毫怠慢。

陈子壮虚扶一把,温和道:“陈掌柜不必拘礼。既是同宗,今日只敘家常,谈商事。”他在主位坐下,举止从容,自有一番气度。

陈德山连声应是,亲自执壶为眾人斟茶。他斟茶的手法极是讲究,先以热水温杯,再高冲低斟,茶汤七分满,丝毫不差。“这是小老儿特意带来的明前龙井,还请诸位品鑑。”神態谦卑至极。

茶博士躬身退下,室內只剩茶香裊裊。

陈善长开门见山:“陈掌柜,琼林商会纺织分会初立,需大宗麻原料,为期可先按一年计,后续再续约,不知掌柜可能供应?”

陈德山放下茶壶,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长嘆一声:“唉,能为翰林公分忧,为同宗效力,小老儿本当万死不辞。只是如今这行当,规矩严吶!”他说话时,眼角余光不时瞥向陈子壮,观察著他的反应。

陈邦彦皱眉:“是何规矩?”他虽闭门读书多年,但对商贾之事並非一无所知。

陈德山苦笑,转向陈邦彦时目光中多了几分打量:“回先生话,顺德麻行会定死了规矩。各家商户按『引票份额採买,不得逾矩。份额內的货,价格自然好说。可若是份额之外的大宗採购,行会盘查得紧,价格翻倍不止,一旦被查出私下大宗交易,轻则罚没货物,重则怕是要被行会除名扫地出门啊!小门小户的,哪敢触这个霉头?”

陈子壮端起茶盏,轻轻撇去浮沫,语气淡然:“陈掌柜苦心,我已明了。商会此番採购,非为商贾牟利,实为供给团练製衣、被服,以护一方乡土安寧。此中难处,我自然知晓。陈掌柜既言是同宗,又肯相助,不知可有周旋变通之法?”

陈善长適时开口:“价格方面,商会愿按市价收购,现银结算。唯求供货及时、稳定,最少足量一年。”

陈德山闻言,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沉吟片刻,目光在陈邦彦身上停留:“这位先生瞧著面善,不知可是顺德同乡?”

陈邦彦拱手道:“晚生陈邦彦,確係顺德人氏。往日闭门读书,少见世面,故而与陈掌柜未曾谋面。”

陈德山眼睛一亮,抚掌道:“可是那位韶音公家的令斌公子?哎呀呀!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他激动地站起身,对著陈子壮又一揖:“翰林公有所不知,小老儿的祖父与令斌公子的祖父乃是堂兄弟!这么说来,令斌公子还要唤小老儿一声族叔呢!”

陈邦彦闻言微微一怔,仔细打量陈德山,恍然道:“莫非您就是德山族叔?家父常提起,说族中有一支早年经商,与我家虽往来不多,但血脉相连。没想到今日在此得见。”

陈德山嘆道:“正是正是。说来惭愧,我们这一支弃儒从商,多年来无顏与读书本家的亲戚多走动。今日本是来谈生意,不想得见贤侄,真是意外之喜。”

陈德山拭了拭眼角,感慨道:“这些年虽少走动,但血脉之情不敢或忘。今日得见贤侄已在翰林公门下进学,真是我族之光啊!”他转向陈子壮,语气更加恳切:“既然都是自家人,小老儿也就直说了。行会的规矩虽严,但也不是没有变通之法。”

他压低声音:“不瞒翰林公,小老儿在行会中也有几个相熟的朋友。若是少量超额採购,还可以通过分拆订单、借用他人引票的方式操作。但如此大宗,恐怕需要打点各个环节,从验货的司秤到记帐的书员,乃至行会的值年理事,都需要打点到位。”

陈邦彦插话道:“族叔所说的打点,是否需要额外费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