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岭南民国建筑 > 第四十一章 致信京华(第2页)

第四十一章 致信京华(第2页)

……

致徐光启:

光启先生尊鉴:暌违京华,数年已过。先生学贯中西,子壮心慕已久,常以未能亲受教导为憾。前岁学生因见国事日非,激於忠愤,直言进諫,触怒天顏,罢官归里。旋遭大故,丁忧守制,遂蛰居岭南。

虽处江湖之远,未敢忘忧国之心。於琼林书院教书育人,尤重“格物致知”之旨。素仰先生“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之论,深觉振聵发蒙。学生不才,於测量歷算略有所窥,然於西学之精微、火器之製造,常感不足。近闻先生主持历局,延聘西士,推步天道,心实嚮往之。

然眼见粤海,红夷巨舰横弋,炮利船坚,势甚於昔年倭寇。又闻辽东建虏凶狡,恐已暗习西人火器之技,为患益深。思此危局,寢食难安。“师夷长技以制夷”,非为空谈,实存亡所系也。

学生虽因直諫罢归,此心仍系社稷。敢请先生不吝指示:西学近来有何进展?火器仿製可有效验?於辽东敌情,先生高见若何?北望京华,如盼霓虹。

崇禎二年六月初一,晚学子壮顿首谨书於岭南南海琼林书院。

……

致瞿式耜:

式耜兄台鉴:弟壮叩首。

別来无恙?兄台身在諫垣,风骨卓然,弟素所钦慕。弟前岁因见国事蜩螗,激於义愤,直言忤旨,遂罢官归。归乡后,乃惊悉先父早已见背,痛何如哉!遂依制丁忧,蛰居乡里。

虽在草野,不敢忘忧国之心。见地方凋敝,民生困苦,海寇虽暂退而疮痍满目,乃於办团练之余,欲效管子“仓廩实而知礼节”之训,倡行纺织,以苏民困、实仓储。然弟以罪謫之身,处乡野之地,推行实政,倍觉艰难。

兄台执掌户科,明达財政,深諳朝廷规制。敢问兄台:地方清丈田亩、鼓励工商,须避哪些难关?是否会与现行规制相悖?朝中诸公於开源节流、振兴实业,近来有何议论?弟虽因忠获咎,然此心仍系黎庶。伏乞兄台赐教为盼!

弟壮再拜。

崇禎二年六月初一。

……

致黄道周:

道周先生尊前:后学陈子壮叩首再拜。

先生道德文章如泰山北斗,气节风骨似冰霜凛然,实天下士林之楷模,后学仰止之高峰。每读先生奏议,但觉浩然之气充塞天地,未尝不抚卷慨嘆,心嚮往之。

前岁学生因见时艰,忠愤所激,直言进諫,触怒天顏,罢官归里。归后乃惊悉先父早已弃养,悲痛摧心,遂依礼守制。身虽处江湖之远,未尝敢忘忧国之心。

近见红夷巨舰,炮利船坚,横行粤海,势甚於昔年倭患。更闻辽东建虏,豺狼之性,竟亦效西人火器之技,其势益张!此非徒边关之警,实华夏三千年未有之危局也。

《左传》云“居安思危”,今岂容高枕?士大夫若仍空谈性理,漠视夷狄之变,则国家之危,恐在旦夕。学生虽因直諫罢归,此心仍系社稷。先生以天下为己任,刚正不阿,敢问於此危局,可有警世良策、力挽宏图?学生虽位卑力薄,愿追隨先生之后,尽绵薄之力,共紓国难!

临书激切,言不尽意。

后学陈子壮顿首再拜。

崇禎二年六月初一於岭南琼林书院。

……

信写完了。

陈子壮叫来陈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