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岭南民国建筑 > 第四十一章 致信京华(第1页)

第四十一章 致信京华(第1页)

陈子壮独坐启明斋书房之中,目光凝在墙上那幅教学所用的地图上。

他的视线先是停在岭南沙贝一带,片刻之后,缓缓移向遥远的京畿。

“沙贝团练才刚有些样子,书院的新学也才起步。可没有官身,做什么都难。当初刚穿越过来,就因为痛骂崇禎被罢官,实在太衝动了。”他低声自语,眉头微微皱起。

守孝的期限,一般是二十七个月。从天启七年末算起,虽未仔细数过,也快满两年了。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就要到关键时候。崇禎三年三月左右,守孝结束,他便需要考虑更多的东西了。

想起之前上书骂崇禎、执意回岭南的旧事,陈子壮不由得轻轻嘆了口气。

“如果没写那封奏疏,等到陈熙昌病逝的消息传来,本来也能以守孝的名义还乡,终究是晚了一步。还有一点,伯父陈熙韶当时如此严厉对我,包括僕人也可能是其指使,或许真的是恨铁不成钢,毕竟陈熙昌病逝的消息过了六个多月还没传来,这其中,伯父陈熙韶未尝没有有所操作。

“或许他也是为陈家打算,毕竟我当时是陈家唯一一位在职的朝廷官员,此中曲折,还是不说更好。算了,既成事实,多想无益。”

他將视线收回,落在书案上。

“想要在朝堂爭得一席之地,为沙贝这小地方、为书院新学的星星之火、为这风雨飘摇的乱世,爭取一点屏障和先机,就必须找到靠山、摸清朝局。座师钱龙锡公现在应该是次辅,是师门所依。座师成基命也在內阁,二人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影响力巨大。这两位,实在是关键。儘管我穿越前印象里,钱龙锡在今年年底的己巳之变后就將下位,但如果只和成基命联繫,而不和钱龙锡联繫,未免显得落人面子,有些不当。当年我因言获罪,被罢官而不是下詔狱,或许钱阁老也出过力,只是我不知道罢了。”

他继续想道:“徐光启公深研西学,精通火器历法,是沟通西洋的重要桥樑。瞿式耜给諫执掌户科,熟悉財政实务,对地方施政很有办法。而黄道周翰林清望极高,堪称清议模范,对朝野议论有一定影响力。这几位君子,都该写信问候,结个善缘。”

他深吸一口气,心意已决:“得派福伯北上,这事不能再拖。”

“容我先写几封信表达心意。”

陈子壮铺开信纸,凝神提笔。

……

致座师钱龙锡:

学生子壮叩首再拜,恭问老师金安。

一別经年,未能亲聆教诲,每念及此,深感愧怍。昔日在朝,学生愚钝,因见国事日非,忧心如焚,遂不顾利害,直言进諫,终致圣顏震怒,罢官归里。此虽学生秉性愚直所致,然亦未尝不因感念师门平日“忠贞体国”之训也。

归乡后,惊闻先父已於天启七年十二月见背,悲痛欲绝,遂依制丁忧守孝。身虽在野,未敢忘忧国之心。於家乡倡办团练以御海寇,创琼林书院以育英才。托圣上洪福、祖宗余荫,沙贝团练稍挫贼锋,书院亦得粗立。然初创维艰,更兼粤省大员心思各异,朝堂风云变幻莫测。学生身处草野,常恐因昔日直諫之名,再招无妄之灾。

今辽左烽烟未息,中原流寇日炽,实国家存亡之秋也。学生虽因忠获咎,然此心依旧赤诚。恳请老师念及师生情谊,於方便之时,略加指点朝局动向。沙贝微末之业,亦望老师垂怜,若风波骤起,乞得一言回护。他日孝满,若得重列朝班,必当谨慎持身,竭忠报效,以答师恩於万一。

崇禎二年六月初一,门生陈子壮谨稟於岭南南海琼林书院。

……

致座师成基命:

学生子壮叩首再拜,恭问恩师座前金安。

岭表暌违,瞬经数载。遥想昔年玉堂金马,得蒙夫子甄拔,忝列门墙,恩德如山,未尝一日敢忘。学生前岁因见时事艰难,忠愤所激,直言忤旨,遂遭谴归。此学生秉性刚拙之过,然亦不敢负师门平日忠义之教。

归里后,乃惊悉先父见背已久,痛彻心扉,遂依礼守制。身虽处忧患之中,未敢忘庙堂之忧。见海氛不靖,寇盗频仍,乃倡办团练,以保乡梓;感文教攸关,士风待振,乃创设书院,课徒讲学。赖天地祖宗之灵,团练稍靖地方,书院亦得维繫。然草创艰难,更兼粤中情势复杂,大员各怀机杼。学生以戴罪之身,处乡野之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方今外有强虏,內有流寇,朝野传闻日异。学生昔因忠直获咎,今虽在草野,此心依旧昭昭。伏乞恩师念及旧日情分,於庙堂之高时加训示,使学生得以辨明风向,免蹈覆辙。沙贝微业,亦望夫子垂怜,若遇风波,乞得片言保全。他日孝服除后,若得再效驱策,必当澡身浴德,以报师恩。

临稟不胜瞻依惶悚之至。

崇禎二年六月初一,门生陈子壮谨稟於岭南南海琼林书院。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