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岭南地区清末民间建筑 > 第六十八章 异邦人的学说(第1页)

第六十八章 异邦人的学说(第1页)

“是那个番邦人?他怎么在这儿?还穿著读书人的衣服?”

“夫子怎么跟他在一起?”

费尔南多这是头一回,以如此正式、齐整的模样,出现在琼林书院这么多老师和学生面前。

陈子壮好像没看见大家吃惊的反应,他走到场地中央,目光扫过陈邦彦记录的小本子,又看了看爭论的双方,最后落在费尔南多身上,微笑著说道:“不过,关於这个物理现象的疑问,或许可以请教这位费尔南多先生。他在西洋那边,曾经专门研究过这个。”

眾人顿时惊讶地看向费尔南多。

陈邦彦看著费尔南多,倒没显得太意外。他之前跟著夫子去顺德时,在陈村的客栈后面是第一次见,在夫子书房是第二次见,眼下算是第三回碰面了。

费尔南多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他明白,这是陈子壮大人在给他一个机会。

或许过了这次,他能得到更好的待遇,甚至可能拿到去澳门的路费。

他向前迈了一步,面向眾人,用生硬的官话开口,说得很慢,尽力挑选合適的词:“物体,下落,速度,一样的!”他伸出双手,掌心向下,做出向下压的动作,“跟轻重没关係。”

人群里立刻爆发出许多质疑声,尤其是林承曜那帮人。

费尔南多没等质疑声变大,赶紧接著说:“伽利略,大师,在比萨斜塔,做过实验,证明了!”他双手比划著名一个很高的高度,然后又做出两手同时下落的姿势。

“伽利略是谁?比萨斜塔在哪儿?”林承曜忍不住高声质问,“从来没听说过!这怎么能违背《论衡》里的古训呢!”

“就是!西洋的说法,怎么能隨便相信?”有人跟著附和。

费尔南多有点急了,他努力解释关键点:“空气,有阻力,会影响,轻的东西!”他指著那块浮石,又做出被风吹动、阻碍的样子,“要是没有空气,羽毛,铁球,一起落地!”他想表达“真空”的概念,但“真空”这个词他根本不会说,只能反覆强调“没有空气”。

“空气阻力?”

“什么阻力?”

“羽毛和铁球怎么可能同时落地?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大家更加困惑,不少人连连摇头,觉得这个异邦人越说越不著边际。

陈子壮一直安静地听著,此刻见费尔南多因为语言问题卡住了,眾人也更加糊涂,便適时地轻轻咳嗽了一声。所有的声音再次平息下来。

“费先生的话,主要有两个意思。”陈子壮缓缓开口。

“第一,万物下落的快慢,不是由它们的轻重决定的,而是由它们本身的性质驱动的。这种性质,可以叫做『重力。”

陈子壮指了指脚下的大地,“大地对万物都有这种吸引力,拉拽它们下落。如果没有其他力量干扰,比如空气阻挡,那么不管物体大小轻重,下落的速度都是一样的,这是铁的规律。费先生提到的伽利略,是西洋的一位大学者、大智者。在西洋的义大利国,有个比萨城,城里有一座斜塔,非常高。伽利略大师曾经在塔顶做过很多次实验,用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丟下,確实证明了这一点没错。”

本书首发找好书上101看书网,101????????????。?????超方便,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他看向刚才提到空气的学生,继续说:

“第二,空气就像水一样,能阻挡物体运动。轻飘飘的东西,比如羽毛、浮石,形状鬆散,容易被风影响,所以看起来落得慢。而沉重结实的东西,比如铁块、岗岩,形状坚固,风不容易阻挡,所以下落的速度,更接近它们受重力吸引本身该有的速度。今天令斌做的实验,楼高只有三丈,高度有限,两块石头虽然轻重不同,但差別不是特別大,空气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落地时间相差不大。如果楼高有一百丈,空气阻力对浮石的影响累积起来变大了,那它落地就明显会慢,而青岩落地则接近它该有的速度,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最后,陈子壮语重心长地说:“探究事物道理的方法,贵在通过实际验证,不盲目相信书本,不盲目服从权威,只追求真相。你们如果有疑问,大可以亲自去试验。找大小铁球、轻重不同的木头石头,在不同的高度,反覆实验,仔细观察记录。实践比什么都重要,知道了就必须去行动验证。我所说的,也需要你们自己去验证。真正的知识和见解,一定要从亲身实践中得来。”

大家听了夫子的话,即使还有疑惑,也暂时不再爭论,打算回去后再互相討论。

实验虽然结束了,但人群並没有马上散开。

费尔南多的解释和他奇特的身份,勾起了琼林书院书生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慾压过了最初的惊讶和排斥。

冯继业,一个家里曾经做海外贸易但后来家道中落的商人的孩子,对航海天生就有兴趣。

他挤到前面,对著费尔南多拱手问道:“费先生,听说西洋的海船非常巨大,比我们大明的福船还要大得多,不知道是怎么抵挡海上大风大浪的?茫茫大海上,贵国的船只又是怎么辨认方向,確定航行路线的?”

费尔南多见有人主动问他,精神一振,努力组织语言:“大船,龙骨,要硬,要结实!”他用手比划著名船体下面的结构,“像鱼的脊梁骨,硬帆,好控制方向!风,从哪边来,都能借用上力气!”他做了几个调整帆绳索具的动作。

“用星盘,看星星,测量,纬度!”他抬头看天,用手指模仿测量角度的动作,“用罗盘,磁针,指向北方!不会迷路!”

旁边一个对地理特別感兴趣的学生紧跟著问:“费先生,我以前在广州府城內,跟你们西洋人聊过,听说西洋有种说法,认为我们住的大地,不是天圆地方,而是一个巨大的圆球?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住在球上,那住在球下面的人和东西,岂不是都要掉下去?海水为什么不会流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