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岭南地区清末民间建筑 > 第六章 诣县尊(第1页)

第六章 诣县尊(第1页)

石板铺成的甬道湿漉漉的,昨夜刚下过小雨。

陈子壮穿著一身半旧的靛蓝长衫,头戴方巾,站在廊下安静地等著传唤。他身后跟著同样衣著整洁的庞嘉胤和年纪尚轻的陈子升。

南海县县衙就在他们面前。

飞檐上的脊兽有些掉漆,几个穿著黑衣的胥吏抱著文书匆匆走过,眼神在陈子壮身上稍作停留,便又低下眼睛,脚步不停。还有一个穿著青色衙役服的老门子靠在柱子上打盹。

“兄长,这县衙好生气派。”陈子升有些好奇地打量著四周,声音压得很低。

“別出声。”陈子壮目光平静,只微微摇头。

不一会儿,负责通报的小吏就引他们走进县衙后堂。

后堂布置简单,一张公案,两把官帽椅,还有几把客椅摆在两边。

南海县令朱光熙穿著青色七品官服,端坐主位。他年纪大约四十,面色白净,留著三缕短须。

“草民陈子壮,拜见县尊大人。”陈子壮一丝不苟地躬身行礼。

朱光熙脸上堆起官场常见的温和笑容,虚扶一下:“陈先生不必多礼。先生曾是翰林院清贵,虽然暂时回乡,但名望素来很高,今天来到我这小衙门,实在是本县的荣幸。快请坐。”他指了指下面的客椅。

“谢县尊。”陈子壮依言坐下,庞嘉胤与陈子升则站在他身后。

衙役端上粗茶。朱光熙端起茶杯,看似隨意地问道:“先生回乡已有几个月,不知身体可大好了?乡居生活还习惯吗?”

陈子壮微微欠身:“劳县尊关心。我这身体有点小病,经过乡间水土调养,已经慢慢好转。如今闭门静养,每日守孝,同时侍奉母亲,閒时读些书史,倒也清静。南海是我的家乡,倍感亲切。”

朱光熙点点头,笑容更深了些:“这样很好。先生安心静养,对身心都有好处。不知先生今后有什么打算?”

陈子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说来惭愧。子壮蒙受皇恩曾在宫中讲学,虽然学识浅薄,但深知教化的作用,影响深远。回乡以来,看到族中和乡里很多子弟,有的因为家贫,有的因为路途遥远,学业多有荒废。每次想到这些,就睡不好吃不下。”

他抬眼看向朱光熙,目光诚恳:“子壮虽然还在病中,但想到家乡教化的责任,心中难安。私下想著,不如把陈氏族学稍加修缮,稍微扩大些,请一两位有学问的人来主持讲学。子壮不才,或许也可以在精神稍好时,去和学生们探討一二,讲些经史道理,尽一点微薄之力,也不辜负圣人的教诲,为乡里文教添一块砖瓦。”

他特意加了一句:“这完全是子壮个人感念家乡、回馈乡邻的私人义举,不涉及官学,更不敢越过县尊的教化职责。所有需要的钱粮费,都由陈氏一族承担,绝不敢麻烦县衙公款。”

朱光熙听完,略作思考,便捋须赞道:“好,很好。陈先生心繫家乡,恩泽乡邻,这是高尚的义举。本县身为父母官,听到这样的好消息,非常高兴。教化的功劳,不分官私,都对文化有益,对地方有功。先生只管放手去做,这是好事一桩,本县一定乐见其成。如果书院筹备中,有什么需要县行个方便的地方,先生可以派人递个话。本县自当尽力。”

陈子壮心中明白,再次起身行礼:“多谢县尊大人体恤支持,子壮感激不尽,一定谨慎行事,不辜负大人期望。”

走出县衙大门,庞嘉胤牵来轿子。三人上轿坐稳,轿夫抬轿而行。

“兄长,朱县令似乎挺高兴?”陈子升问道。

陈子壮靠坐在轿內,闭目养神片刻,才缓缓说道:“他自然高兴。这事对他的政绩有好处,又不需要县衙出钱出力,何乐而不为?”

“那他最后说『行个方便又是什么意思?”

“那是场面话,也是留个迴转余地。”陈子壮睁开眼,目光清明,“他乐见其成,但也只限於『乐见。我们做得好,是他治理下教化有方。如果惹出麻烦,或太过张扬,他隨时可以撇清。这人稳重谨慎,不想和我们牵扯太深。保持这层默许的关係就行,不必过分亲近,也绝不能得罪。”

午后,陈府厅內坐满了人。

陈熙韶坐在下首首位,脸色阴沉,陈七公、陈九公等族老,以及各房管事都在座。陈子壮坐在主位,將上午拜见朱县令的情形和筹建书院的打算详细说来。

“朱县尊对这个举动非常讚许,说是『恩泽乡邻的好事,『对文化有益,对地方有功。”陈子壮缓缓说道,“修缮族学,扩建为琼林別院,请来名师,惠及族中和乡邻子弟,这是光耀门楣、积德行善之举,也是告慰先父在天之灵!”

陈七公首先捻须赞同:“子壮这话有理。兴学重教,是我陈氏立家之本,这事可行。”

陈九公也点头:“熙昌公在世时,最重文教。这举动很好。”

陈熙韶嘴唇动了动,终於忍不住开口:“兴学是好事,只是府里现在库银不宽裕,各处用度紧张。修缮扩建,请名师,费肯定很大。是不是应该缓一缓?等核查完毕,库里宽裕些再进行。”

“伯父考虑得极是。”陈子壮早有准备,“侄儿已经考虑周全。这次修缮,不求奢华铺张,只求整洁实用,需要的砖瓦木料,族中库房还有库存,可以用一部分,不够的数,由侄儿想办法筹措。请名师的酬金,也由侄儿一人承担,暂时不动用公中钱粮。等书院走上正轨,再商量长久的办法。”

话已说到这个地步,陈熙韶再也无法反驳,他脸色更加难看,重重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陈氏族学已经荒废一年多,是一处相对独立的院落,位於陈府外围,靠近族田。原本的几间学舍已经破旧,院墙斑驳,但地基还好,旁边还有两间废弃的仓房和一小片空地。

陈子壮带著庞嘉胤、陈福以及几名被指定负责此事的管事实地查看。

“学舍屋顶要翻新,门窗加固,地面重铺,这两间仓房打通,改成讲堂,务必宽敞明亮。这片空地平整出来,作学生休息的地方。”陈子壮边走边指点。

“院墙修补加高,確保清静。排水沟渠要重新疏通。”他转向负责修缮的管事:“材料以实用、坚固为先。砖瓦木料,优先调用库中旧存。新买的部分,一定要货比三家,精打细算。庞嘉胤,你协助监工,確保进度与用料实在。”

“明白!”庞嘉胤与管事齐声应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