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成提著一壶酒,两个碗,独自一人走进了关押哱承恩的牢房。
牢房很乾净。
哱承恩坐在草堆上,看著他,很平静。
李子成把两个碗倒满。
“喝一杯吧。”
哱承恩没动。“为什么?”
“没什么为什么。”李子成自己端起一碗,喝了一口,“就当是,喝个上路酒。也算是,我敬你是条汉子。”
哱承恩沉默了很久,端起了那碗酒。
“如果那天我不降,带著我那几十个兄弟死战到底,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他问。
李子成看著碗里的酒。
“没有如果。”他说,“但你至少,亲手报了仇。换做是我,也会这样做的”
哱承恩笑了,笑得有些释然。
他一口喝乾了碗里的酒。
“好酒。”
第二天,人头落地。
寧夏之乱,彻底平息。
李如松正在灯下,亲笔撰写发往京师的八百里加急捷报。
他的字,写得很好。
捷报上,他先是用了一千字,详细描述了自己是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定下龙王计,一举荡平叛乱。
这是首功,毋庸置疑。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写李子成。
“……麾下参將李子成,於龙头段阵地战,以少胜多,阵斩千级,勇冠三军。后又献诈城之计,亲率锐字营为先锋,水陆並进,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此子,智计百出,临危不乱,实乃国之利刃……”
他把所有能想到的好词,都用上了。
最后,他郑重向朝廷,为李子成请功。
“……臣以为,李子成之功,当晋总兵衔,以彰国恩,以励三军……”
写完,他吹了吹墨跡,满意地把捷报封好。
他知道,把李子成的功劳写得越大,就越能彰显他这个主帅的知人善任。
把李子成捧得越高,这个年轻人,就越会紧紧地绑在他李家的战车上。
这是为帅之道,也是为政之道。
捷报,被快马送往京城。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泼天的富贵,即將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