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不会是梁山夕出手了吧!那个乐坛最强作词人?”
“楼上放屁!这词写的虽然好,但还没有到这个水平。而且梁山夕的风格也不是这种。”
“好像是诶,那到底是谁写的?”
弹幕上,大家对这首词的讨论开始猛地扩散。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修辞。
但就是这么质朴的文字里,却道尽了人生的百般滋味。
大家知道,歌还没有结束。
还有最后两杯呢。
得喝完啊。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宽恕我的平凡,驱散了迷惘。】
最后两杯,很显然唱的是【老年】
到了老年,生命的主题就变成‘生死’了,到那个时候,其实很多东西也都看开了。
对自己的平凡,对人生的迷惘,在这个时候也都看淡了。
至此,八杯酒,饮尽。
少年无忧、青年有志、中年踌躇、老年回望,皆在酒里。
饮的是八杯酒,唱的却是一生。
许多人听到这里,表情终于还是变成了导师钱之学的样子。
——眼睛瞪得像铜铃。
好家伙,这么牛逼的词!
刚才说钱之学老师的表情是浮夸,大家感觉自己错了。
这词,配得上浮夸的表情!
而此刻,舞台上。
李荣易带着面具,咀嚼着自己的人生苦涩,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唱了出来:
【好吧天亮之后总是潦草离场
清醒的人,最荒唐。】
歌曲的意蕴,在最后一句,迎来彻底的绝杀!
在人生的这杯酒里,有人饮而不醉吗?
没有人。
只要是经历过人生百态的人,没有人可以清醒着走出这个酒桌。
而这句‘清醒’,其实不止‘酒醉清醒’这一个含义。
因歌而醉,也是一种醉。
在李荣易的面具之下,无人能够看到他嘴角轻轻扬起的弧度。
这首歌写的好,而他唱的也好,李荣易久违地在舞台上找回了自信。
之前他自己写的歌其实也不差,但毕竟质量不如《消愁》,不像这次,发挥得如此完美。
所以,另一种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