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协律郎笔趣阁txt > 0514 离家出走借宿佛寺(第2页)

0514 离家出走借宿佛寺(第2页)

李林甫闻言哈哈一笑,拍了拍张岱肩膀:“好个‘并不重要’!你倒比我看得通透。罢了,既然渤海公愿为后盾,那我也无需再犹豫。明日我便启奏陛下,请查宇文融历年勾检账目,尤其是涉及度支盐铁诸项者。若有疏漏,便可顺势发难!”

张岱心中一凛。

他知道,这一招极为凶险。宇文融掌财政多年,账目盘根错节,若贸然追究,极易反噬自身。但若成功,则足以将其拉下马。

“相公英断!”他拱手称是,随即压低声音,“只是……此事还需隐秘行事。高力士一党必会通风报信,若让宇文融提前准备,恐难奏效。”

李林甫眯起眼睛:“你说得对。所以,这份奏章不能由我亲自递上。”

“那该由谁?”张岱明知故问。

“御史台。”李林甫冷冷道,“最好是那位刚正不阿的监察御史严挺之。此人素与宇文融不睦,又有清名,最合适不过。”

张岱点头称善。严挺之确是个极佳人选??既无明显派系背景,又敢于直言进谏,一旦发难,舆论必然倒向他这一边。

“孩儿明日便可暗中联络严御史,设法促成此事。”张岱主动请缨。

李林甫满意地看了他一眼:“辛苦你了。记住,务必小心行事,不可留下任何把柄。另外……”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关于今日之事,你不必放在心上。你姨母那里,我会亲自安抚。她虽言语过激,但我知她并无恶意。”

张岱躬身应诺,心中却冷笑不已。

武氏岂止是有恶意?她分明已在暗中布下罗网,试图切断李林甫与外界的联系,使其孤立无援。今日若非自己应对得当,恐怕早已被逐出门墙。而李林甫此刻说出这番话,与其说是宽慰,不如说是警告:家事由我做主,外人不得妄议。

两人又聊了些朝中近况,约莫半个时辰后,张岱方告辞离去。

走出裴府大门时,寒风扑面,他不禁紧了紧衣领。一辆不起眼的青帷小车早已候在巷口,车夫正是他心腹家奴阿顺。

“公子,人都安排好了。”阿顺低声禀报,“严御史府外已有咱们的人盯着,只等您一声令下,便可递上密信。”

张岱点点头,掀帘上车。

车内铺着厚厚的羊毛毡,角落还放着一只铜炉,暖意融融。他靠在软垫上,闭目沉思。

今夜之事,表面看是化解了一场家庭纷争,实则开启了新一轮的政治博弈。李林甫已决意动手,而自己则成了连接渤海公与李林甫的关键纽带。只要运作得当,不仅能扳倒宇文融,还能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李林甫心中的地位。

但风险同样巨大。

一旦失败,不仅自己性命堪忧,就连孔思敬也可能受到牵连。更何况,武氏的存在如同一把悬顶之剑,随时可能在背后捅出致命一刀。

“阿顺。”他忽然睁开眼。

“在。”

“派人盯紧裴府动静,尤其是武氏的一举一动。她若有私下会见外人,无论何人,立刻回报。”

“是。”

“还有……”他沉吟片刻,“去一趟崇仁坊,找那个卖香药的老瞎子,把上次留下的锦囊取回来。”

阿顺神色微变:“可是……那东西太过危险,万一被人发现……”

“正因为危险,才更要收回。”张岱冷冷道,“我现在还不想让它现身,但必须确保它在我手里。”

阿顺不再多言,默默记下。

马车缓缓驶入夜色,穿过寂静的街巷。长安城万籁俱寂,唯有远处宫墙上的巡更声悠悠传来,如同命运的钟摆,在黑暗中悄然摆动。

三日后,御史台果然爆出惊雷。

监察御史严挺之联名十余同僚,上疏弹劾户部尚书宇文融“苛敛百姓,擅改旧制,贪墨公款,结党营私”,并附呈大量地方奏报与账册抄本,指控其在各地推行括户政策期间,虚报人口、冒领俸禄、私设仓库、强征徭役,致使民怨沸腾,多地爆发骚乱。

奏章呈上当日,玄宗震怒,立即下令暂停宇文融一切职务,命中书省会同大理寺彻查此案。

消息传出,满朝哗然。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李林甫却表现得异常低调,既未公开支持,也未发表评论,仿佛此事与他毫无干系。唯有少数知情者明白,这场雷霆出击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早已悄然布局多时。

与此同时,裴府内宅。

武氏坐在妆台前,手中握着一枚小小的青铜符牌,正面刻着“永安”二字,背面则是一道隐秘的莲花纹路。她盯着那纹路看了许久,最终将其放入一个漆盒中,锁进了床底暗格。

窗外,一只灰羽鸽子扑棱着翅膀,飞向皇城方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