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既然打定主意不出城,起码也要找个糊口的生计。
于是便在亲友的帮持介绍之下,开了一家私塾学堂,又托他们介绍了一些孩子来他这学堂开蒙,习字念书。
不过今天方貌看到一名学生郭望在读书之时魂不守舍,大部分时候都眼睛直勾勾的发愣。
方貌也着实恨铁不成钢,再三训诫他要好好念书,不可辜负父母期望。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也好搏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谁知道郭望的情况不仅没有任何改善,反而是愈来愈不专心。
第二天念书的时候,竟然在自己的座位上睡着了。
等到方貌上前叫醒他,他却是猛地尖叫着跳起来乱嚷,弄得学堂里面喧哗一片。
方貌险些被气的用戒尺好好教训他一番。
但等他冷静下来,却感觉这男孩似乎和当年的自己有些相似。
于是便拿出耐心,等学堂放学之后,单独将郭望留下来。
耐心的询问他最近是否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何会频频心不在焉。
而郭望一开始还不愿意跟方貌说,但思来想去,又耐不住方貌的追问。
只好问出了一开始的问题。
“先生,如果一个人要是遭遇生命危险,必须让另一个人也陷入危险之中才能获救,这样的人会不会太过卑劣了?”
方貌闻言一愣,随后和颜悦色的说道:
“虽说圣人教我们要舍生取义,但人的求生也属本能,况且一个人的生死往往不仅限于自己,更承担着父母家人的期望与责任。”
“在面临生死之时,一个人往往做出什么事情都不为怪。”
若是没亲眼见过‘大恐怖’的人,还可能做得到轻飘飘的谈些什么生死之事。
但常年游走于生死边缘的方貌,却是深刻明白‘死’这个字的沉重意义。
于是方貌也不奢求自己的学生都是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
只求他们能在做出抉择之时多问自己几句:是否问心无愧,如此是否值得。
不过郭望显然是没理解方貌的感受。
他吞吞吐吐的说出了自己这几天的遭遇。
大概几天之前,他的一个死党玩伴和他讲了一个故事。
在天湖县城南的偏僻所在,有一处枯井,里面纠缠了无数怨气和诅咒,任何人进入其中都会永远无法出来。
就算死在了里面,魂魄也会被永远留在枯井里面,永生永世被冰冷的枯井囚禁。
听到这里,方貌一开始是充满了不以为然的。
这故事未免太过老掉牙。
什么枯井诅咒,相比起现实中各种离奇骇人的诡异,枯井诅咒未免显得太过小儿科。
况且这故事也充满了矛盾。
既然被困在里面就永远无法出来,那讲这个故事的人是怎么逃出来的。
况且他是怎么知道,就算死在里面,魂魄就注定无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