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 > 第193章 朝野震荡(第2页)

第193章 朝野震荡(第2页)

有大臣担忧道,“这样会不会太铺张了?朝廷的财力是否支撑得住?”

朱瞻基早料到会有这种疑虑。

他拿出一份详细的收支报告:“诸位请看,自从开通西洋航线后,我们的海关税收增加了多少?光是这一项,就足够支撑这些投入。”

“况且,”

他继续说,“我们投入的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影响力。这些商站和学堂,就像我们在海外的据点,能带来无形的利益。”

就在这时,又有消息传来:漳州船厂新造的远洋商船试航成功,性能超出预期。

“好!”

朱瞻基精神一振,“这就更要加快步伐了。”

他立即下令:

第一,批准亚丁的请求,扩建商站和学堂。

第二,加快新式商船的建造。

第三,选派更多能干的官员和商人去海外开拓。

第四,在京城设立专门机构,统筹海外事务。

“记住,”

他特别强调,“我们的目标是以商立国,以文化人。”

消息很快传遍朝野。

而在民间,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

许多人争相报考航海学堂,想要去海外寻找机会。

“你看,”

朱瞻基对郑和说,“这才是最可贵的。老百姓已经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新的出路。”

郑和感慨道:“是啊。这比任何政令都管用。”

暮春时节,京城最大的会馆内一片繁忙。

来自各国的商人、学者齐聚于此,参加朱瞻基举办的“海上丝路文化交流会”。

“这些是波斯的书籍,”

一位胡须花白的波斯学者介绍道,“里面记载了我们的天文、数学知识。”

旁边,几位阿拉伯商人正在展示他们的香料和药材:“这些都是独特的配方,可以治疗航海中常见的病症。”

朱瞻基在人群中走动,仔细观察每个展位。

他特意穿着便服,以便能和各国来客自由交流。

“殿下真是高明,”

杨士奇小声说,“这样的交流比正式外交更有效。”

朱瞻基点点头:“商贸往来不仅是货物交换,更重要的是文化互通。只有让各国真正了解我们,才能建立持久的关系。”

走到航海学堂的展区,他看到王小虎正在和几个外国学生讨论航海技术。

“这是我们根据各国经验改进的罗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