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贺红玲把东西都整理好了,另外一个室友才来,对方是计算机系的,名叫刘珍珍,比贺红玲大一岁,是本地人,高考成绩也不错,是她们计算机系的第一名。
刘珍珍是个典型的北京大妞,热情开朗,贺红玲也不是小气的性子,没一会儿二人就混熟了。
两天后,新生正式上课,贺红玲充实而又忙碌的大学生活也正式开始了。
北大物理系这一届共有学生135人,分为四个班,贺红玲所在的班级有37名同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最小的十八岁,最年长的都已经过了而立之年。
几天后,老师跟大家说她们这一届新生中要推选出一位学生会主席,让有意向的同学去他那里报名,老师私底下还找了贺红玲,问她感不感兴趣。
贺红玲自然是没有兴趣做什么学生会主席的,管东管西,太操心了,有那时间,她还不如去实验室做点小实验呢,之前她可是在叶芳她们面前夸下海口了,要造出太阳能电磁炉,还有电动自行车的。
(叶芳:嗯?当时咱们是这么说的吗?你答应了?
贺红玲:咳咳,那不重要!)
为了早点把梦想变成现实,之后的日子里,除了上课,吃饭,贺红玲几乎整天都泡在实验室里。
因为有学校的特许,贺红玲可以动用很多材料和设备,这下子,攒了一肚子设想的她就跟老鼠掉进了米缸似的,忙的不亦乐乎。
……
期中考试之前,贺红玲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造出了一块太阳能发电板,这不是贺红玲的首发,早在1958年开始,我国就已经组织科研人员研究光伏电池了。
1971年,我国在发射的第二颗卫星上首次应用太阳能电池,1973光伏发电开始在地面应用,不过因为成本和技术问题,没有普及就是了。
因为贺红玲造出的发电板成本极低,很快就引起了学校的重视,为此校领导特意批了一笔经费给她,另外还给她派了几个助手,希望她能充分利用此项技术。
之后贺红玲又将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造出了一只小型的太阳能手电筒,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磁炉,还有一辆太阳能电动自行车,都堪称物美价廉。
这下子贺红玲彻底出名了,撇去高考状元的光环,大家也渐渐认可了她科学研究员的身份。
梦中的那片海(50)
之后的贺红玲就开始了她的开挂之路,带着几个助手,造了好些国家急需的东西,事后还无偿的将技术上交。
当然,国家也没有辜负她的奉献,奖金尽可能的多给,还给她分了房子,一套独栋的小别墅,同时还嘱咐街道负责人时不时的去贺家看望贺母,照顾贺母的生活,争取让贺红玲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个学期,贺红玲又把目光转向了机械方面,不出意外,明年边境就要有战事发生了,她要给祖国,还有肖春生造点趁手的武器。
碍于对某些“白眼狼”的厌恶,贺红玲决定研究些杀伤力大的常规武器,同时再整点更厉害的。
贺红玲想到了“温压蛋”,温压蛋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三德子的部队就曾装备使用过。
上世纪60年代,漂亮国还对“白眼狼”大量使用过呢,这次再让他们尝尝滋味,好好回忆一下过去,倒也不失为美事一桩。
就威力而言,温压蛋可以说是蘑菇蛋的平替,但可两者的制造成本却有着天壤之别,温压蛋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宜好用。
想想温压蛋的恐怖威力,贺红玲研究起来一点是心理压力都没有,反正又不是给自己家人用,谁管他们疼不疼啊,再说了,疼才好呢,疼了,“白眼狼”们才会知道什么叫敬畏。
贺红玲整理了一下理论,写好计划书后就交了上去,没多久她就被上面派人接走了,开始了秘密研究。
……
半年后,边境出现了一些小范围的摩擦,驻守昆明的野战部队全体进入了战备状态,而已经成为一排长和二排长的肖春生、叶国华也申请参战了。
战前,一大批新式武器和专家组被送往前线,贺红玲许久没有见过肖春生了,就借此机会跟上面打了报告,以技术员的身份,跟着专家组去了昆明。
贺红玲一行人是坐飞机去的,飞机刚一降落在巫家坝机场,他们就被早早等在这里的军区领导热情的包围了。
江参谋:“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工作,我是十一军区参谋长江德福。”
陈教授:“我是陈涛,这位是……这是我的助理贺红玲。”
江参谋:“各位一路辛苦了,有了各位的帮助,战士们一定能尽快熟悉新武器的。”
陈教授:“指导谈不上,本职工作而已。”
陈教授是研究院的副院长,也是这次专家团的代表,虽然这些新武器大部分都是贺红玲带头研发的,但上面为了保护贺红玲,只给她安了一个助理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