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东三十里,孙凤年猛地勒住缰绳,马蹄扬起,溅起一片泥水。
他眯眼望向远处巍峨的城墙,嘴角扯出一丝冷笑。
“郎君,紧赶慢赶的,咱总算是到了。等忙活完这阵差事,回去一定要让孙大人好好犒赏犒赏郎君!”
亲随赵二面带谄笑道。
孙凤年鼻腔里哼了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块小铜镜整了整冠带,勉强压下心头燥火:
“自然要犒赏,今次告那小儿一状,杀杀他的气焰,爷立大功了!”
“走!”他一夹马腹,骏马吃痛嘶鸣,朝着城中疾驰而去。
越是接近行辕,孙凤年觉得气氛莫名的越发凝滞。
官道两侧的槐树沉默伫立,枝桠刺向灰蒙蒙的天穹。远处传来隐约的金柝声,是他最不喜欢的军伍氛围!
转过一个路口,行辕突兀地撞入眼帘。
箭楼上的玄旗猎猎作响。门前十几名铁甲卫士持戟而立。空气中弥漫着铁锈、皮革与陈年木料的混合气息。
孙凤年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翻身下马。
守卫的视线刮过他的锦衣玉带,最终定格在他腰间铜符上。
“咸阳郡公府孙凤年,有要事求见丞相。”
他刻意提高声调,却发现自己嗓音莫名虚了几分。
守卫统领缓步上前:
“符节。”
两个字,生硬、干涩。
孙凤年撇了撇嘴,不情不愿递上铜符:
“验明正身即可,何必……”
那守卫统领验过符节,却不急着放行,反倒上下打量他,目光在他沾满尘土的锦袍上停留片刻,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
孙凤年登时无名火起,一个小小看门的,也敢如此无礼?
他强压怒火,手指在玉带上不耐地敲击。
守卫统领似笑非笑,却并不多言,转身向里走去。
多年来养成的脾性让孙凤年当下便要开口训斥两句,但一入辕门,他还是按捺住了。
甬道两侧,玄甲武士如林而立。晨光透过云层,在铁甲上投下斑驳光影,恍若无数利刃直指来人。孙凤年后颈汗毛倒竖,不自觉放轻了脚步。
转过三重仪门,肃杀之气愈盛。
“在此等候。”
守卫突然停在一处偏厅前,声音依旧冷硬。
孙凤年猝不及防差点撞上,正要发作,却见那守卫侧身让开,露出门内景象。
厅内已有数名军士静候,那些人闻声抬头,目光如刀,将他钉在原地。
他喉头滚动,咽下已到嘴边的呵斥,悻悻然寻了个角落坐下。
偏厅陈设简朴得近乎苛刻。一张木案,几只胡床,连个凭几都没有。
孙凤年皱眉掸了掸坐榻,指尖传来粗粝触感——竟是未经打磨的原木!
他暗自腹诽,要不说高王是泥腿子出身呢,这也太过俭省了,这般待客,岂是待士之礼?
窗外日影渐斜,孙凤年数着更漏,不断调整坐姿,锦袍摩擦胡床,发出细碎声响。
对面一名文人模样的粗衫之人抬眼看他,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