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报首席记者郑哲那辆半旧不新的桑塔纳,缓缓驶入了白水县委大院。
副驾上坐著刚来实习的小姑娘,一脸憧憬又紧张地抱著相机。
郑哲心里正骂娘呢——要不是“老刀”那边给的钱实在让人难以拒绝,再加上“地方一把手瞎搞”这种题材向来容易引爆舆情,他是真不愿跑这趟差。
一路上他都在琢磨,这穷乡僻壤能有什么大新闻?不是白跑一趟。
白水县宣传部部长林诗怡早已候在楼下了。
她四十出头,一身西装裙,笑容热情又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一看就是场面上的高手。
接到赵明杰那个意有所指的电话后,她心里就跟明镜似的。
“郑大记者,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林诗怡快步上前握手,姿態谦逊,“早就久仰您的大名了,您那几篇舆论监督的报导,我们可是专门组织学习过,真是针砭时弊,入木三分啊!”
郑哲被这高帽戴得稍微舒服了点,矜持地頷首:“林部长太客气了。
我们这次下来,主要是接到一些群眾反映,想了解一下白水县近期,特別是城管领域的一些……工作情况。”他故意话说半截,想探探对方的虚实。
“应该的应该的!媒体的监督是我们改进工作最宝贵的镜子。”林诗怡笑容不减,应对滴水不漏,“李书记特意指示了,要求我们务必全力配合,让记者同志看到最真实、最全面的白水。
咱们別站这儿了,先到会议室喝口茶,歇歇脚,我们也正好向您简要匯报一下近期的工作?”
“匯报?”郑哲一愣,心里咯噔一下。他原计划是搞突然袭击、暗访摸底的,对方这积极主动的姿態,反而打乱了他的节奏,让他不好强行拒绝。
一进会议室,郑哲更是心里一沉。
好傢伙,这阵仗!不仅宣传部的人在,分管城管的副县长、城管局新上任的临时负责人(原副局长,眼下主持工作)、信访办主任……一溜干部正襟危坐,每人面前都摆著厚厚的文件材料,严阵以待,跟要开常委会似的。
林诗怡率先开场,语气诚恳:“郑记者,首先呢,我们绝不迴避问题。
之前城管局原局长丁万松同志,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审查。
这件事,也確实暴露了我们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歪风邪气。”
她话锋巧妙一转:“但是,以李毅飞书记为班长的县委新班子,对此高度重视,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全面整改。
这是我们近期相关工作的一些梳理材料,请记者同志过目,也多提宝贵意见。”
一份装帧精美的材料递到郑哲手里。他翻开一看,眼皮直跳——里面图文並茂:
·关於丁万松接受审查的官方通报(关键细节自然隱去)。
·“文明执法、服务为民”作风整顿大会的现场照片,气氛热烈。
·城管队员帮老农抬筐水果的抓拍特写,笑容“真挚”。
·近期的信访投诉处理反馈记录,厚厚一沓,时间、人员、结果列得清清楚楚。
·甚至还有一份《白水县城管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徵求意见稿)》。
郑哲越翻心里越凉。这跟他预想中的“怨声载道、系统瘫痪”完全不是一码事!这简直是爭创先进的匯报材料!
他不死心,挣扎著问:“呃……我们听说,因为整顿,很多商户反映生意都受到影响了?”
信访办主任立刻接过话头,数据张口就来:“记者同志,这是我们的同期信访数据比对。
您看,关於城管粗暴执法、吃拿卡要类的投诉,环比下降了70%还不止。
当然啦,对严格管理不理解、觉得『不方便的抱怨確实也有一些,但我们认为,这是扭转长期不良风气必须经歷的阵痛期。”说著,他还適时地亮出了几张商户送来的、感谢城管帮忙解决实际困难的锦旗照片,红底黄字,格外醒目。
郑哲:“……”他感觉自己不是来揭黑的,是来给人家做正面报导的。
下午,林诗怡又热情洋溢地安排了“隨机採访”。
去的地方,自然是精心筛选过的“正面典型”:那个被解决了多年下水道堵塞问题的临街商铺老板,对著镜头激动得差点落泪;
那个原来被地头蛇欺行霸市、如今规范经营笑得合不拢嘴的菜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