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你灵性深处,烙印着伏羲圣尊八卦演道的轨迹,那是时空能量的至大秘钥,解人间百代厄苦。然,万物循轨,众生皆在轮中。后世之地星,因神祇倾轧、纪元更迭、道统蒙尘,其时空之序徒存‘六’象,如困厄之笼,亦如轮回之轨。此即地星众生之‘宿命’,非命定束缚,实为能量场域残破失衡之果。”
林安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伏羲八卦!这是从奥陌陌口中得知的、属于那位伟大存在的至高大道!眼前这位佛陀,竟真与圣尊探讨过时空能量!
佛陀口中的“六”,是否就是“六卦时代”?那场水火二神湮灭后,伏羲圣尊分身等强者重构的、替代了完整八卦的格局?一种沉重的宿命感与渴望窥破真相的冲动在心中交织。
佛陀的法音依旧不疾不徐,宛如深谷涧流,涤荡心神:
“‘断轮脱六’,非人间小术可达,触及高维时空之终极秘奥。你欲以天道元婴为舟,渡凡俗苦海,则神魂需如定海神针,无惧无量劫风。然此路迢迢,幽深无极,步步维艰,汝当碎伪婴欲重修大道之躯,不过刚启其扉。”
林安(比丘)不由自主地匍匐下去,额头深深触及冰凉的地砖。这不是祈求,而是对浩瀚真理与自身渺小差距最深沉的震撼与确认。他在寻求稳固神魂的术法以突破元婴瓶颈,佛陀却已看到了他前方那更为辽阔、也更加危险的境界。
“缘法既至,当予汝渡海之橹。”佛陀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万古沧桑的了然与慈悲,“今传你佛门六神通之‘宿命通’。非为窥测命运,拨弄众生,而在于‘明’:明宿世之缘起,明当世之牵连,明未来之可能。唯有明澈宿命流转之河,方能在无常业海中锚定一点真灵,寻得‘我’之本来面目,神魂自固,攀缘登巅,证那不朽大觉。”
林安心头剧震!“宿命通”!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奥陌陌带他开启时空虚界,历经婆罗洲苦难、火星魔劫、加牛洲金字塔奇观,最终回到此地苦修,难道冥冥之中就是为了这一刻?
佛陀似有所感,那蕴含星河的慧眼看向林安的目光更加深邃,仿佛穿透了他意识表层那名为“林安”的主意志,看到了他此刻所承载的苦行僧“比丘”的灵魂本质,以及更远的时空连线。
“而那摩尼伪光,执念炽如炼狱火,终将焚尽自身。此獠业障已深,命星晦暗,其主不久将堕入牢笼,四肢钉于苦难之架,魂灵永堕黑暗渊薮。”
佛陀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对邪道终局的宣判,平静无波却无可更改,“摩尼之教,如异源魔种,传入汝华夏神州腹地后,彼时华夏帝王为护持本土道统,行雷霆手段,灭佛焚经之劫中,其亦被视作侵蚀正道之‘异端’,必将遭受天人之厌、人皇之怒,终归于灰烬零落。”
林安脑海中闪过昨夜那黑袍使者狰狞的面孔,其施展的“伪光明”与《光明偈》的扭曲力量确实与纯正的佛法格格不入。
“然宇宙生克,道法自然。劫灰散尽,亦有残余沉淀。待时光流转,入炎宋之朝,彼时气运圆融,百家争鸣,佛道昌隆。此摩尼之残痕余烬,其形骸将崩解,而一点‘光’之意念却会如尘埃融入浩海,悄然渗透进你华夏神州的本土佛、道两门之肌理,终被你那广博浩瀚、孕化万灵的神州文明所包容、同化、消弭无形,成为大道脉络中一丝微不可察的异色纹理。”
佛陀之言仿佛与时间的长河中的华夏历史句句印证,甚至涟漪荡开至遥远的未来。林安看到了华夏历史中唐武宗时期的烽火、佛经在烈火中的悲鸣,以及北宋汴京城内儒释道和谐交融的盛景中,一缕外来“光”最终被浸润吸收的景象。
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力量,这是维度的力量!但林安总感觉佛陀的力量似乎并不能在时间长河中畅行无阻,只能略微窥视一角!
“缘起缘灭,本自空寂。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且受法印——”
佛陀话音方落,并未有任何结印的动作,只是那蕴含无尽智慧的双眸微微一凝。轰!一道纯粹到近乎凝固、凝聚着无量智慧与不朽意志的金色光束,如从时间起点射来,撕裂了古刹内外一切有形无形的阻碍,精准无比地,却又无比轻柔地落在林安的眉心正中!
“嗡!”
林安只觉整个识海如同宇宙初开,刹那间被无量的金色光芒充斥!那不是简单的信息流,而是实质化的、高度浓缩凝练的时空能量!
这能量瞬间突破了他主意识的所有防御与理解力,带着一种超越他当前认知维度、蕴含宇宙根本法则的玄奥伟力,直接烙印在他的灵魂本源深处!
一段繁复到无法想象、结构精妙如无限嵌套星云的玄奥晦明梵文,如同活物一般,在他意识的汪洋中自行排列、组合、鸣唱、衍生
他“听”不到声音,却“看到”了无数金色梵文符号在闪烁、分解、重组,每一个符文都是一个旋转的星系,蕴含着“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线纠缠、折叠与分离的景象。
巨大的信息洪流几乎要撑爆他的识海,肉身剧烈颤抖,七窍竟渗出淡淡的金色光屑!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构成这束光、这段梵文的“东西”,并非虚幻的意念投射,而是一种实实在在、拥有质量和法则力量的能量实体!这绝非幻境虚界中残留的记忆所能比拟!
‘一念生万法,一念化万界这难道就是高维仙界的力量?’林安主意识深处翻涌着从未有过的震撼,‘能够一念之间,将如此庞大玄奥的信息与法则,凝聚成实质能量传递而且一眼就看穿我穿越时空附身的本质这位佛陀,他早就算到了今日?伏羲圣尊佛道难道在终极大道上,果真殊途同归?佛道本一家,诚不我欺!’
佛陀看着被金光笼罩的林安,仿佛看到了他识海中因接受无上传承而掀起的惊涛骇浪,也看到了那丝因窥见高维之秘而产生的无边震撼。佛陀的影像在金光中变得越发神圣超然。
“阿弥陀佛——”
一声贯穿时空、洗涤心灵的佛号轻轻吟诵而出,如同宇宙大寂灭时的终曲。金身光芒骤然大盛,瞬间照亮了整个婆罗洲的黎明,却又在刹那间收敛、坍缩,如同从未出现过。空荡荡的佛殿前,只剩下斑驳的泥胎佛像,以及空气中尚未完全平息的、带着神圣庄严的细微能量涟漪。刚才的一切,恍然如梦。
唯有林安眉心那一点残留的、如同金刚石般坚硬凝练的微光,以及识海深处不断涌动、与他的意识缓慢交融的那片金色的、流转着无数时间丝线的意识之海,昭示着刚才的一切真实不虚。那并非单纯的信息,更像是佛陀将一丝时空法则的碎片,以佛门“宿命通”的神通形式,烙印在了他的真灵之上!
林安的意识僵硬地跪在原地,保持着顶礼膜拜的姿势,心中反复咀嚼着佛陀金身消散前那句蕴含了无上因果玄机的话语:
‘方才佛陀那一句:“我这具附身之人(指比丘)是我往后的因果”’
这是什么意思?这苦行僧“比丘”,是佛陀未来的因果?还是佛陀指林安附身于比丘这件事本身,成为了佛陀某种布局的一环?林安心中疑窦丛生,如同深潭投入巨石,激起万圈疑惑的涟漪。宿命通因果宿世因缘这几个词在他脑中不断盘旋。
他隐隐感到,这个名叫“比丘”的苦行僧,他的身份绝非眼前所见的这般简单。但此刻,识海中那如渊似海的宿命通奥义正自发流转,牵扯着他全部的注意力。巨大的诱惑与重新结成天道婴的希望就在眼前,他必须即刻开始参悟!
古刹的尘埃仿佛再次拥有了流动的权利,缓缓沉降。破晓的天光透出,将佛像的轮廓重新勾勒清晰。昨夜金光万丈、佛陀显圣的异象已如朝露般消散无踪,只余下林安独自一人,跪伏在冰冷的地砖上。眉心残留着金刚石烙印般的微温,如同宇宙坐标刻印于此,将他锚定在这个婆罗洲苦行僧的躯壳内,也锚定在了汹涌的宿命之海边。
佛陀的话语——那关于伏羲八卦、六象宿命、高维秘奥、乃至摩尼教灰烬般命运的大道纶音——如同不灭的印记在林安的意识核心中回响。但真正让他灵魂悸动、几乎无法自持的,是识海中那片刚刚开辟的、金色的意识海域。
它并非是静止的湖水,而是流动着亿万条璀璨金线的能量之海。每一条金线,都仿佛是一条活的时间蠕虫,它们在深海中游弋、缠绕、断裂、又再次接续,编织出难以理解的立体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