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村。
胡杏花听到苏老大家遭了贼的这个消息,愣了好半响才问来人:“婶子,你说的都是真的?”
“真真的。我亲自去看过了那还能有假?不仅我去看了,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去看过了。里长和你们苏家族里的几位长辈这会儿还在苏老大家呢!杏花啊!苏老大家不仅遭了贼,你那婆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瘫在了榻上,如今正躺在榻上叫骂呢!”
“没请李大夫去看看吗?”
“咋个没请?李大夫那水平你还不知道,他哪里治得了这么严重的病。满喜满乐两兄弟已经去城里请大夫了。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大本事,竟然偷光了他们家的家禽、牲口、粮食和钱财。”这妇人一脸唏嘘。
“杏花,你家男人经常不在家,你们母女几个夜里可得小心些!”
胡杏花苦笑:“婶子,我们家穷得耗子进来了都要哭着出去,哪个贼人这么不开眼来我们家偷东西?”
妇人闻言十分认同的点点头:“也是!这么说来,穷也有穷的好处,至少它不招贼。杏花,我先回去了,你好好歇着,明日我再来看你。”
这妇人是特地跑来跟胡杏花八卦苏老大家遭贼这事儿的,见自己的目的达成,起身就要走了,继续去下一家八卦苏老大家的新闻。
苏二丫把人送到门外回到房里,忐忑不安的问胡杏花:“娘,你说爷爷以前那么看重奶,怎么没救救奶?”
“我也不知道。”胡杏花摇头,又说:“兴许你爷昨晚没上来,还不知道你奶遭遇了这么不好的事。”
“娘,你说爷爷知道了以后,会不会去找那贼人算账?”
“估摸会吧!也不知道是谁干的,里长和族老们能不能找到凶手。二丫儿,我们家养了狗,有贼人进来肯定会叫的。”
“娘,余粮以后就别拴着了吧?万一这贼人来了,余粮又被拴着,被贼人一棒子打死了怎么办?”
“余粮的性子被三丫儿惯得有些野,不拴着,万一出去咬了人怎么办?还是拴着吧!”
“娘,余粮什么时候真咬过人了?不过是吓唬吓唬那些人罢了。”
胡杏花一想苏二丫说得也没错,家里养的这条狗养了好几年确实从来没咬过人,又改口道:“那就白天拴着,晚上放开。”
“也行吧!”
胡杏花微微叹息一声,从窗户的缝隙里望着院里大门说道:“也不知道三丫儿走到哪里了,她一个人去城里会不会出什么事儿?唉。。。。。还是该等你爹回来,让你爹去买粮食的!”
“娘,奶如今出了事,你把钱给爹,爹保管转头就把钱全给奶送去。娘,如今家里又添了一张嘴等着吃饭,你可不能糊涂,我们以后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再采到灵芝卖钱了。娘,我感觉三丫儿越来越机灵了,去城里肯定会没事的。”
胡杏花听到这话,也想起了苏招福以前的种种,心有萋萋:“三丫还这么小,一个人去城里买粮我怎么放心得下!”
“娘,别看三丫儿平时沉闷不吭声,但我感觉三丫儿才是我们家最机灵、心里最有成算的人。她一个人去城里,肯定会没事儿的。再说了,她不是还把余粮给带上了吗?”
其实苏二丫心里也担心苏文君,可家里离不得人,且她去村里问了好几个婶子都说今日不进城,只能让苏文君一人带着狗子去了。
“娘,奶出事,爹今日估计会回来,他要是问你要钱,你可要咬死了说家里没钱。”
胡杏花微皱眉头:“二丫儿,你奶出事,我们家一个铜板不出会被人戳脊梁骨的。。。。。最多把三丫儿给我的那串铜板给一半给你爹。另一半。。。。。另一半就先放你屋里吧!我怕你爹看见了。”
“三丫儿当初要管钱我还不乐意,这会儿想来却又觉得她管着家里的钱也挺好的。”说完从被褥底下的茅草里摸出那串儿铜板,数了五十个铜板递给苏二丫。
“二丫儿,你赶紧把这些铜板放你们姐俩屋里去。”
苏二丫一把接过铜板:“娘,等爹不在家,我就把这铜板还给你。”
胡杏花点点头,催足道:“你快拿回你们屋藏好!”说完又把剩下的五十个铜板拴好,然后放到被褥底下的茅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