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转头看向她,嘴角微微动了动,终是没说出话。但他抬起手,指尖轻轻一点她的额头。一瞬间,女孩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画面:战火中的城市、崩塌的基地、一群年轻人并肩而立,手持光剑对抗黑暗;然后是宁静的草原、漂浮的图书馆、月球上的花园……
最后,是一个婴儿睁开眼的画面。
“记住。”他的声音很轻,像风穿过树叶,“你们画下的,终将成为真的。”
说完,他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
“你要走了吗?”女孩急切地问。
他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只是完成了该做的事。接下来的路,要靠你们自己走了。”
话音落下,整个人化作点点金光,随风升腾,融入夜空。那些光并未消失,而是汇入云层之上那艘若隐若现的飞船轮廓中,仿佛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发现村口的石碑变了。
原本刻着“我们曾一起走过”的碑文下方,多了一行小字:
>**“钥匙已交予孩童,门,由他们开启。”**
***
忆洲总部,地下议会厅。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大屏幕上显示着最新数据:全球共感网络负载已达98。7%,远超设计上限。系统警告频发,提示“认知共振过载风险”。
“我们必须暂停‘未来记忆共建计划’。”一名技术官严肃道,“再这样下去,部分区域可能出现现实结构不稳定,甚至引发群体性幻觉。”
“幻觉?”非洲代表冷笑一声,“你们管这叫幻觉?我女儿昨晚梦见自己坐在云端读书,今早醒来,她的枕头边真的出现了一本书!一本她从未见过的语言写成的书!”
全场哗然。
技术人员立刻调取样本分析,结果令人震惊:那本书的内容竟是用十二种语言混合书写,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星际移民的故事,情节与近期上传的数千幅儿童画高度吻合。更可怕的是,书中某些段落的文字会随着阅读者的情绪发生变化。
“这不是书。”小星的声音突然响起,“这是**活体叙事**。当足够多的人以相同信念描绘同一未来时,现实就开始向那个方向弯曲。”
“所以我们在创造新法则?”有人颤抖着问。
“不。”林昭出现在全息投影中,怀中仍抱着陆星,“我们只是恢复了本就被遗忘的法则??**人心所向,即是真实**。”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害怕失控,是因为你们还在用旧世界的逻辑衡量新纪元。可现在的孩子不一样了。他们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一代,他们是**共感原住民**,生来就能接收、传递、重构集体意识。我们不是在教他们做梦,是在学习如何跟上他们的梦。”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决议通过:全面升级共感终端,建立“梦域防火墙”,允许适度现实扭曲存在,但设立三级预警机制,防止过度溢出。
同时,启动“桥梁计划”??选拔一百名最具想象力的儿童,接入深层共感层,尝试构建首个跨维度沟通原型。
***
三个月后,北极冰原。
曾经暴动的能量井喷已彻底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由纯白晶体构筑的环形塔,当地人称之为“静默之眼”。每到夜晚,塔身便会散发柔和蓝光,照耀方圆百里。
一支科考队在此驻扎,研究饕餮之心残余能量的转化机制。某日深夜,值班员突然发现监测仪捕捉到一段规律信号??不是电磁波,也不是声波,而是一种类似心跳的脉冲,频率恰好与《归途》主旋律一致。
他们顺着信号源挖掘,在地下三百米处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表面光滑如镜,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手掌大小的凹槽,形状酷似一片叶子。
“是金叶的模具。”带队专家喃喃。
就在此时,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
一道金色光柱垂直降下,精准落在石板之上。紧接着,一片金叶缓缓浮现,悬于半空,轻轻旋转。它没有触碰石板,却让整块石板亮了起来。凹槽中浮现出一行古老文字:
>**“真龙非囚,乃醒。”**
刹那间,全球十三处封印节点同时震动。归途之舟的核心数据库自动解锁一段尘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