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
王信从营里赶了出来。
七八名官员,还有几名随从,一行十余人,虽然品级都不高,可地位并不低。
特别是为首的那吴御史。
如果自己没猜错,此人就是红楼原文中保举贾政的巡抚。
当时贾政在广东做学政,此人是广东巡抚。
现在此人还只是浙江道监察御史,说明要不了多久,此人就会外放,升任广东巡抚,成为从二品的一省主官,的确比自己强多了。
王信主动上去行礼。
自己是三品武将,对方是四品文官。
从两人的身份和职位而言,实际上是对方的地位和职权要高于自己。
那人颇有兴趣的打量了王信几眼,然后大笑起来。
王信正要看向贾政和陆仲恒,那人已经上前笑道:“自从我掌管浙江道以来,因为台州府的原因,倒是听了不少王将军的好名声,今日一见,果然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不敢不敢。”
王信不清楚此人,嘴上客气。
众人寒暄一番,来到了营房,屋子里陈设简单,众人分别落座。
王信让人送来茶水。
北征之事,并不是张吉甫支持,事情就万事大吉了。
上头有上头的事,下头有下头的事,每一处都不能出幺蛾子,否则就会是令人烦心的事。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包括立功的奖赏,牺牲士兵的抚恤等等。
每一件都要提前打算。
总不能让士兵流血又流泪。
立了功就要升官。
想要升官,就要有人承认功劳。
谁不想单纯做人,随心所欲做事。
可无论什么时代,做人做事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社会本就是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总和。
解决不了人际关系,那就适应不了社会,注定成就有限,解决不了几个问题。
自己有贾政和陆仲恒的帮忙,已经省了很多精力和麻烦。
更何况眼前的吴御史的确大有来头,无论是贾政还是陆仲恒都只能落在后面,如果有此人的帮助,对自己目前百利而无一害。
就是不知此人品性如何,贾政说还行,这个还行是怎么样的还行。
王信喝着茶,仔细的思考。
屋子里的人看着陈设,谁也没有想到,堂堂一个参将,屋内会如此“简陋”。
有些人嗤之以鼻,认为装的太过。
有些人摇了摇头,身为武将本事又大,年纪又轻,还不爱财,怎么能让上面人放心,终归还是做事稚嫩,不够沉稳。
屋子里的气氛渐渐凝重。
贾政和陆仲恒互相观望了一眼,两人都不在适合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