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转变
常言穷则独善其身,富者达济天下。
王信深以为然。
总兵府。
亲卫们守在门口,今日石敢当带队。
总兵上午不见客。
闭门深思。
王信坐在案几后,思考大同的未来。
刚来的时候,自己不过是一个孤儿出身的年轻人而已,能力有限,先做好自己,只有自己吃饱穿暖,满足了温饱,才有余力去想和做其他的事情。
如今自己已经成为一镇总兵。
继续隨波逐流,已经不合时宜,犹如自己与张吉甫之间。
隨著自己的地位提升,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不可调和。
以前他可以升自己的官,然后调走自己。
他付得起,自己也能接受。
那么如今。
他还给得起什么呢。
不光他,接下来朝廷都会猜忌自己,除非自己愿意放弃大同军镇,回到京城当一个閒散的將领王信敲著桌子。
最近大同做的事情,必然会引起朝廷的轩然大波。
比如追赃。
比如擅自改动制度。
巡查是御史的事,奖励和处罚则是兵部的事。
所以才有以文制武的说法。
粮仓、储备、钱財、军纪、器物、功劳、犯罪。。。。。。御史巡查。
地方上的章程为州府上告一省,一省上告朝廷。
大同属於九边。
九边的御史直接上告朝廷,再由朝廷做出定夺。
报功和决断。
都不控制在武將自个手里。
这种方式並不好,非常的落后。
王信很肯定。
大明朱元璋最初制定的是文武分离,官员管理地方,勛贵管理军將,但是不负责具体军务,属於比较稳定的三角模式,可惜被打破。
最后反而在大清得到了落实,
勛贵、武將、文官。
虽然文官依然权力大,压著武官,但是武官上头还有勛贵。
勛贵又不能直接带兵,日常不接触军务,除非需要打仗的时候,或者特事特派。
大清勛贵是奴隶主。
所以官员无论如何也对付不了的,提都不能提,否则叫以下犯上。
文官到了曾国藩的高度,也不敢想对付勛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