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说完,张辉又摇了摇脑袋。
商行把地分给牧民,可不是大善人,光利息就收到了二十年后。
其实二十年的利息,王信倒不觉得有多狠。
三十年的利息都见过。
不过对士兵们就不够了,士兵打仗本来就是交血税,虽然仗着灾民为了吃饱肚子,是他们自愿从军拼命,可自己不能视而不见。
自己的目标是打胜仗,不是为了让灾民接受自己的现状。
两者不是一回事。
为了打胜仗,让新来的民兵有主动性,尽快融入进来,给他们希望是最好的方式。
“商行新增的土地里,有两成得属于军队,平日里归商行管理,包括利益也算是商行的管理费,但是每年要拿出一定的数量,由军队分给退役的军士。”
的确还是从商人的利益下手,不过又最大程度减轻了商人的负担。
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了保障。
只要立功,不光有军饷,从军中退下去后,还能分到牧地。
军队开拓,商人管理,士兵退役获得土地。
一直到军队停止开拓的时候。
商人没有了新增的土地,士兵也没有了立功的地方,既然不需要战斗力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立功的地方,土地也没法再分。
缺点和漏洞的确很大。
自己不是很在意。
自古以来都在求万事不变的治国之策。
这是老爷们才想要的。
永远当老爷。
事实是从来就没有不变的世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
如大明立国之初,北方人口稀缺,为了站住脚跟,需要建立大量的卫所和藩国,迅速的扩充人口,有了充足的人口,才能站稳脚跟。
到了永乐,卫所已经繁衍了两代人,一家几个儿子,五十亩地分家后,一个儿子分到十亩,接下来就是卫所士兵逃亡。
十亩的土地耕种,还需要交税。
对士兵而言负担太大。
社会的问题已经变了。
同样的道理,现在自己搞出的方法,就算不是最好的,也绝对是有利的,至于日后怎么样,当然是根据实事求是来变化。
“两成的土地,是不是太多了?”
周世明知道自己必须说话。
王信摇了摇头。
自己已经算好了,对于商人而言依然大赚,只不过相比兔毛川的做法,在单于地区的新做法,无疑让商人们少赚了。
少赚就是亏本。
商人一个个面露难色,看到众人的神情,王信一脸无语。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怎么着了。
要不然商人有主动性了。
为了自家的东西,谁都会变得主动,这是人性。
至于别人的东西。
用起来没人会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