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祥子修仙记无错 > 第200章 冯家二爷的计划袖手旁观的祥子第二更(第2页)

第200章 冯家二爷的计划袖手旁观的祥子第二更(第2页)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原本静止的星河竟缓缓旋转起来,北斗七星的位置发生偏移,七颗星辰连成一线,直指东方。紧接着,一道青紫色的光柱从天而降,落在东海方向,照亮半边海面。

民间传说自此流传:每逢月圆之夜,若有人面向大海诚心呼唤“祥子”,便会听见回应??有时是浪涛拍岸的节奏,有时是风穿石洞的呜咽,有时则是远处隐约传来的笛声,凄美而坚定。

数月后,朝廷正式废除“禁言令”及历代文字狱相关法条,并颁布《心声宪章》,明文规定:“凡国民皆有权以言语、歌谣、乐曲、手势、图画等形式表达内心真实情感,任何人不得以政见不同或内容刺耳为由加以禁止。”

阿音受邀进京,成为首位聋哑籍“鸣心使”。她在太和殿前表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无声交响”??百名聋哑学子以肢体动作、地面震动、光影变化演绎《归音录》全篇,感动朝野。皇帝亲赐“通心印”,准其在全国设立三百所“无声学堂”,教授节律语言与心灵共振之术。

徐彬辞去官职,游历四方,收集民间故事,编撰《天下心声录》续卷。他在序言中写道:“昔日我以为倾听是为了记录,后来才明白,倾听本身就是救赎。当我们愿意听一个乞丐哭诉失子之痛,我们就离仁政不远了。”

至于祥子,再无人见过其真身。

唯每年清明,东海渔村的小女孩总会收到一份神秘礼物:一支用珊瑚打磨而成的短笛,通体晶莹,吹之无声,却能让鱼群环绕船只跳舞。村民说,那是祥子托海流送来的信物。

某年冬至,暴风雪席卷北疆,牧民被困雪原。危急时刻,有人提议齐声歌唱祖辈传下的抗寒歌谣。数百人围聚一处,放声高歌,歌声穿透风雪,竟使气温回升,积雪松动,救援队得以顺利抵达。

事后科学家无法解释此现象,只好归因于“群体心理暗示”。但老人们摇头:“你们不懂。那是祥子借我们的嘴,在替天地发声。”

又一年春,江南瘟疫蔓延,医者束手无策。一位曾在“鸣心坛”倾诉丧女之痛的老医师突发奇想,召集患者家属齐聚湖畔,让他们轮流讲述亲人患病前后点滴细节。众人边说边哭,边哭边忆,竟从中拼凑出病因线索??原来是一种被污染的药草所致。

疫情由此逆转。

消息传开,举国哗然。人们这才意识到:**倾诉不仅是疗愈心灵的方式,更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阿音在西南山区写下一段手语箴言,刻于石壁:

>“嘴可以被堵住,但心不会停止说话。

>当千万颗心一起震动,

>就连死亡也无法终结声音。”

多年以后,一位考古学家在西北沙漠深处发现一座地下密室,墙壁布满刻痕,竟是完整版《归音录》手稿。最后一页写着:

>“吾非圣人,亦非神明。

>吾只是一介吹笛少年,

>因不忍见人间失语,

>故以一生换一声真言。

>若今世已有万人敢言其所痛,

>则我死而无憾。

>若来生仍有孩童不敢哭泣,

>我必归来,再敲一钟。”

落款日期空白。

但在签名下方,多了一行小字,笔迹稚嫩,显然是后来添上的:

>“你说的话我们都听见了。

>现在,轮到我们来说给你听了。”

风起时,紫菀花开遍荒原,露珠滚落如泪,却不再只为悲伤而坠。每一滴,都映着一片正在苏醒的天空。

而在某个无人知晓的夜晚,海边礁盘上,一道身影静静伫立。他右手轻抚锈钟,左手缓缓抬起,对着浩瀚星空,做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

张口。

没有声音传出。

但就在那一刻,全球一百零八座主要鸣心坛的铜钟,毫无征兆地同时鸣响。

整整九下。

不多不少。

仿佛在回应什么,又仿佛在宣告:

**只要还有人记得痛,

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真正沉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