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废什么太子 > 第219章(第1页)

第219章(第1页)

第219章

当夜,长安城南,杜依艺宅邸。

烛火摇曳,杜依艺伏案疾书,将今日面圣之事详细记录。

忽然,窗外传来轻微的“咔嚓”声,似树枝断裂。

他眉头一皱,刚起身,房门猛地被推开!

三名黑衣人持刀闯入,寒光凛冽!

“杜司业,借你一样东西。”为首之人冷笑。

杜依艺心中一沉,下意识按住案上那份写满寒门士子名单的粗纸。

这是他准备举荐给寇相的用人名单。

黑衣人眼疾手快,一把夺过,随即刀光一闪——

“砰!”

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羽箭破窗而入,正中黑衣人手腕!

“啊!”黑衣人惨叫一声,名单飘落在地。

院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火把照亮夜空。

“奉陛下口谕,保护杜大人!”

杜依艺怔住,随即望向皇宫方向,深深一揖。

。。。。。。

三日后,太极殿。

马周、刘洎身着崭新官袍,立于殿中。

李承乾高坐龙椅,扫视群臣,缓缓开口:

“朕决定,今立三法:

一、天下州县,每岁举通经明法者三人,不限门第;

二、废除九品中正遗法,吏部考功以实务为凭;

三、往后每年,弘文馆增寒士待诏二十员,朕每月亲试或由朕指定朝中重臣考校,优者可授予官职。

如今还是贞观二年,科举制度,即常科,还尚未完全定型,仍处于隋炀帝创设科举后的早期发展阶段。

此时的选官主流仍是‘察举制’的变体,如荐举加考试,真正的‘进士科’‘明经科’等常科,按照原先历史,要到贞观后期才逐渐规范化。

制科是皇帝临时下诏特设的考试,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本质是对常科的补充。

在五姓七望刚被清洗的背景下,他更需要一套系统性新制度来替代旧门阀体系,而非临时性的制科。

但李承乾明白,历史上很多先进的制度,也要考虑水土服不服的问题。

制科,也算是临时性过渡一下,同样也是他试探一下天下士人和朝廷官员的态度,好为后面相应的举措做些准备。

如果反对人数很多,或者阻挠力量确实很强的话,那么,他会等到将江南道和剑南道全部收复后再强力推行。

至于现在,他也只是暂缓一下,稍加妥协,也是为了缓一缓某些人绷紧的那根弦。

毕竟,大唐政令能否上行下效,终究还是要靠着依附在大唐这棵树下的无数片树叶。

至于依靠武力强行推行,那也得等他登基为帝后再来做,到时候就名正言顺了。

当然,武力不是万能的,但缺少武力是不行的。

若是有人跳出来反对,正好也可以借机打压一批人,再拉拢一批人,如此而为,他的这些改革举措就可以顺利推行下去了。

此外。

目前,还只是唐朝。

许多东西,都需要在结合大唐国情的实际情况考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