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善!”崔氏满意地说道。
程处默微微点头,目光却是看向皇宫的方向,心道:唯有尽忠,方能保程家富贵不失。
。。。。。。
尉迟府正堂,尉迟宝琳死死攥着圣旨。
十八岁的青年剑眉紧蹙:“阿娘,阿耶临行前说过。。。。。。”
“你阿耶说的话多了!”尉迟夫人将茶盏往桌子上重重一放,“玄武门那夜他浑身是血被抬回来。。。。。。”话到一半突然哽住。
她别过脸去,金步摇在晨光中乱颤。
她知道,虽然丈夫没有说什么,但她也猜出来发生了什么。
如今,她的丈夫在前线,据说是为了防范吐蕃进犯大唐。
她也深知丈夫的处境并非那样好,尉迟家想要长久地保持富贵,就必须站好队。
如今,她的丈夫投靠的是当今陛下。
为此,她的丈夫暗中被不少人骂了不忠之徒,她的丈夫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但她丈夫也跟她说过,如今的大唐不能再乱了,而且,根据她丈夫的判断,那位太上皇已经没有任何复位的机会了。
所以,为了尉迟一家,必须要获得今上的信任。
唯有如此,尉迟家才能长存。
今上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若是以宝琳这个性子在今上面前当差,万一说错了什么话,怕是给尉迟家带来大祸。
想到这里,尉迟夫人心中很是担忧。
她看着尉迟宝琳沉默不语的模样,心中的担忧更深了。
忽然。
她脑海中想到了丈夫之前总是在她面前提到的卢国公程咬金,还说卢国公并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若是将他丈夫的话,稍加修饰一番,那就是‘兼具草莽豪气与政治智慧’。
尤其是她丈夫多次提及到,面对朝堂大变局的关键时刻看看程咬金的选择,跟着他作同样的选择准没错。
忽而她又想到这次圣旨中还有卢国公的长子程处默。
听丈夫说,这程处默可是深受卢国公看重的,卢国公那一套本事,不说全部,至少有三五分是被程处默学了去。
在这事情上,她相信丈夫的判断。
霎时间,她目光骤然一亮。
或许,宝琳可以多跟程家大郎走近一些。
在为人处世上,宝琳虽然不会‘做功课’,但‘抄功课’还是会的。
于是,她脸色一肃,看向尉迟宝琳:
“总之,宝琳。。。。。。你既然接到了圣旨,以后就好好地在宫中当差。还有,记得跟程家大郎处好关系,那程家大郎深得卢国公真传,你的性子倒是和你阿耶一样,但有时候,这是不行的,切记,在宫中多看多听,少说话,陛下吩咐的事情要做好。”
“以后朝廷的水只会越来越深,终有一天,你也会参与到朝廷中去。听阿娘的话,许多问题想不通,或者有什么疑惑,闲暇的时候就多问问程家大郎的意见,没事的时候和他多走近一些,也许以后程家大郎在你危难之时看在朋友情谊上拉你一把。。。。。。”
尉迟宝琳愣住了,“阿娘,程家大郎比我还小。。。。。。”
尉迟夫人柳眉一竖,眼中带着不善地看向尉迟宝琳:“阿娘说的是心智,你要气死阿娘吗?你跟你阿耶一个性子,但你阿耶至少知道在关键时刻变通,可是你。。。。。。算了,反正,将阿娘刚刚说的话都加下,阿娘不会害你的。。。。。。”
尉迟宝琳闻言,看到自己母亲生气了,心中才有些慌张,忙道:“阿娘,您别生气了,我听您的。。。。。。”
尉迟夫人心中松了口气,暗道:还有救,至少知道孝顺。只要将我的话听进去了,尉迟家将来的富贵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顺利传下去了。
看到母亲没有再生气后,尉迟宝琳心中有些苦恼:程家大郎那小子,什么时候被阿娘这么看重了?他不是和我一样的浑吗?莫非那小子平时都是装的?可是,也不像是装的啊。。。。。。难道是隐藏得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