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程府正院乱作一团。
管家捧着圣旨像捧着烫手山芋,几位姨娘围着程处默七嘴八舌。
“大郎才十四岁,怎能去宫里当差?”
“就是!刀剑无眼的。。。。。。”
程处默却盯着圣旨上“随侍朕躬”四个字出神。
少年突然抓起案几上的《孙子兵法》,哗啦抖开:“阿耶说过,程家儿郎。。。。。。没有孬种!”
程府正院笼罩在罕见的肃穆中。
崔夫人将圣旨供于祠堂,十五岁的程处默看见母亲指尖在“千牛备身”四字上停留许久。
“你父亲临行前说过。。。。。。”崔氏忽然转身,从鎏金匣中取出一柄短刃。
刀鞘上“忠节”二字依稀可辨——那是武德七年为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亲赐。
程处亮扒着门框探头:“娘,哥哥真要进宫吗?”八岁孩童手中的木剑还刻着卢国公府的徽记。
“跪下。”崔氏声音突然严厉。
一旁的程处亮吓得连忙跑开。
他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惹怒阿娘,他心想:大哥,你自求多福好了。
当长子依言跪在祠堂前,这位清河崔氏出身的贵妇取出《程氏家训》:“记住,你不仅是卢国公长子。。。。。。”
话音未落,老管家急匆匆捧来程咬金的家书。
信纸只有寥寥数字:“吾儿当效卫霍事。”
程处默猛地抬头,发现母亲眼角有泪光闪动——她认得出这是丈夫当年随太上皇征讨王世充前,同样的笔迹。
她的丈夫对于这种朝堂上的事情果然很敏锐。
粗中有细,而且大有智慧。
或许,是丈夫在河北道想明白了什么。
要知道,这道圣旨还是今天才发出的。
想到这里,崔氏又不禁想起清河崔氏灭族一事。
她感到庆幸的是,被灭族的都是那些主脉。
而她属于清河崔氏的分支,她的父母和兄长弟弟是站在当今陛下这边的,其中,她的弟弟崔敦礼是以前从清河崔氏郑州房过继到她父母名下,她的弟弟之前作为唐使出使过吐谷浑,并在今上那里留下了好印象。
不久前,弟弟崔敦礼再次出使吐谷浑,很受陛下信任。
她也算是看出来了,陛下要对付的五姓七望是那些桀骜不驯的主脉,至于分支,如果站在陛下这边,陛下也不会太过计较。
之前,她很担心会被清算,但她的丈夫不断安慰她不要多想,甚至想着用卢国公的爵位换取她和她父母一家人的性命。
对于丈夫的做法,她心中很是感动。
但她也知道,丈夫为了获取今上信任,如今身在河北道替今上对付河北道的那些五姓七望。
根据丈夫暗中派人传回来的消息,河北道已经是所有五姓七望主脉残余势力的汇聚之地,还叮嘱她告诉自己父母弟弟那边不要和五姓七望主脉有任何联系。
丈夫推断不久后,河北道必然会被收复。
她了解自己的丈夫,举止看似粗莽,但心细如发,而且在军事上颇有才能。
她相信了丈夫的推断。
于是,她将目光移到程处默身上,“你阿耶似乎提前想到了今天,并传回来‘吾儿当效卫霍事’,大郎,有什么想法吗?”
程处默闻言,思索片刻,方郑重地说道:“陛下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崔氏诧异地看了一眼程处默,暗道:不愧是丈夫的儿子,果然一脉相承,一点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