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废什么太子 > 第143章(第1页)

第143章(第1页)

第143章

李承乾眼中寒光暴涨:“好啊。。。。。。世家这是要‘清君侧’?”

他忽然转身,“传程咬金连夜进宫——他自从投靠了朕,不是总抱怨朕不让他打仗么?这次,朕给他个‘战场’!”

无禄心中一寒,开口道:“诺。”

就在这时。

寇准面带忧色赶来。

李承乾在寇准行礼后,问:“发生了何事?”

“以唐使身份出使吐谷浑的崔敦礼派人送回消息,吐谷浑已经叛唐!”

话音刚落。

李承乾目露杀机,“慕容伏允这个老匹夫,对朕的大唐降而叛,再叛而降。。。。。。等朕收拾完突厥后,必灭吐谷浑。。。。。。”

当李承乾看到寇准欲言又止时,眉头微皱,“还有什么事情吗?”

“根据河东道行军总管常将军密报,突利已经宣布叛唐,转而投靠了颉利可汗,如今颉利可汗控弦之士至少有三十万人,或对大唐不利。。。。。。常将军说此事不得不防,并恳请增派援军。”寇准脸色一肃,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沉默了。

他记得,李世民刚刚通过政变登基,国内政局尚未完全稳定,部分地方势力,如罗艺、李瑗仍有反叛可能。

突厥趁唐朝权力交接之际南下,认为有机可乘。

然后,唐朝精锐部队多用于平定国内叛乱如罗艺之乱,边防相对空虚。颉利可汗抓住时机,迅速突破长城防线,直逼长安。

他研究过这一次颉利可汗能够顺利突破长城防线的原因:

其一,突厥骑兵机动性强。突厥以轻骑兵为主,行军速度极快,唐朝边防军难以有效拦截。颉利可汗从朔州(今山西朔州)南下,绕过唐朝重点防御的河东(山西)防线,直插关中。

其二,唐朝初年,北方长城防线,如朔州、代州尚未完全修复,突厥可轻易突破。颉利可汗选择从泾州(今甘肃泾川)进入关中,避开唐朝重兵把守的河东道。

如果颉利可汗以为还能够复刻那一次的话,那他可就要失望了。

早在二十天之前,他就已经将水泥和火药的制作方子交予高俅,然后他圈了长安城郊外一片废弃的庄园建厂,并派了张士贵领兵两千驻守在那里。

高俅按照他的吩咐,将水泥和火药制作方子分成多道程序,然后在长安招募纯良百姓日夜赶制水泥,而制作火药的人选无禄是从宫内挑选出来的一批忠心太监,分三班倒,日夜赶制轰天雷。

当然,对于这些太监,李承乾也没有吝啬对他们的赏赐,将他们的月俸都提高了两倍以上,从而激励这些太监用心办事、拼命办事。

每日都会有一支军队护送着水泥前往陇右道、河西道、河东道、关内道不断加固加高城墙,尤其是河东道的朔州、代州,更是他关注的重点,已经加高加固到二十丈,还在持续增高加固。

至于关内道泾州,他更是嘱咐岳飞不惜动用人力加高加固城墙到三十丈。。。。。。

关于轰天雷,他则是派出公孙武达暗中护送至河东道、陇右道、关内道等各道。

想到这里,李承乾很期待颉利可汗看到这些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城墙模样,还有轰天雷想必能给他们一个很大的惊喜。

须臾。

“这场仗,我们必须打,而且也必须胜,否则有些人或许要‘躬迎太上皇复位了’。。。。。。”

“就让李定国带兵两万前去增援。。。。。。”

“此外,命人收集火药原料,加急赶至轰天雷,然后运往前线,交予狄青、常遇春。。。。。。”

“关中已经在朕的掌握中,但,还有其他的许多地方,却是鞭长莫及。传令常遇春可以就地征兵。。。。。。”

“还有,令附近各州郡守将出兵援助,正好朕也可以试探一下他们对于朕的态度,若是拒绝或者阳奉阴违,那么,待朕拿下突厥、吐谷浑后,会让他们知道朕手上的剑可是会杀人的!而且,朕绝不会给他们有任何后悔的机会!”

寇准目光一亮,道:“陛下圣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