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废什么太子 > 第142章(第1页)

第142章(第1页)

第142章

目送无禄离去,李承乾这才看向寇准,道:“贞观元年,太上皇下诏重修曲阜孔庙,并赐孔氏子孙食邑百户,朕想收回孔氏子孙食邑百户之赏,何以教朕?”

寇准闻言,眉头微蹙,手指下意识地捻动袖口。

他深知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孔氏一族虽已势微,但毕竟是圣人之后,天下士林的目光皆聚焦于此。

若贸然收回食邑,恐会激起更大的波澜。

然而,李承乾的眼神已冷如寒铁,显然不打算退让。

寇准沉吟片刻,忽而抬眸,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陛下,孔氏之过,罪在孔颖达一人。若直接收回食邑,反倒显得朝廷苛待圣裔,落人口实。”

“哦?”李承乾眯起眼睛,“那依你之见?”

“不妨以‘清查田亩’为由。”寇准压低声音,“贞观初年赐下的食邑百户,如今已过一载有余,或有兼并隐匿之弊。朝廷派御史彻查,若发现孔氏侵占民田、税赋不实。。。。。。届时再收回食邑,便是名正言顺!”

李承乾指尖轻叩案几,忽然笑了:“好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霍然起身,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熠熠生辉:“传旨,命大理寺与户部即日赴曲阜,核查孔氏食邑田册。另——”他顿了顿,语气森然,“让百骑司盯紧五姓七望的动静,尤其是博陵崔氏。。。。。。他们与孔颖达联姻多年,不会坐视不理。至于孔氏,如果他们安分守己的话,那自然无事,可若是无事生非。。。。。。朕的剑也该饮饮血了!”

。。。。。。

朱雀大街上,数百青袍学子抬着孔子木主像缓步前行,沿途百姓纷纷跪拜。

队伍最前方,孔颖达手持太上皇亲赐的紫檀戒尺,每一步都踏得积雪吱嘎作响。

戒尺上,‘弘文励教’四字在泛着冷光。

。。。。。。

孔颖达接到圣旨时,正跪坐在书斋中抄写《春秋》。笔锋猛然一滞,墨汁晕染了竹简。

“禁足。。。。。。夺职。。。。。。”他喃喃重复着旨意,枯瘦的手背青筋暴起,“李承乾,你这是要绝我孔氏生路啊!”

门外传来太学生的喧哗声,隐约能听见“太子糊涂”“打压士人”等词句。

孔颖达却惨然一笑——这些年轻人终究不懂,真正的刀,从来不在明处。

“阿郎!”老仆慌慌张张冲进来,“博陵崔氏派人递了密信,说、说。。。。。。”

“说什么?”

“说让您安心‘养病’,他们已联络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三日后太极宫大朝议时,联名上奏‘请复孔博士之位’!”

孔颖达瞳孔骤缩。

五姓七望这是要借他的事,与皇权正面抗衡!

“糊涂!”他猛地拍案,“李承乾正愁没理由对世家动手,他们这是自投罗网!看来,我必须要先发制人才行。”

翌日清晨,长安所有书肆突然开始免费发放《孝经注疏》,扉页赫然印着孔颖达新添的批注:

“父慈子孝,其政之本;本乱而未治者,否矣!”

。。。。。。

二月十六日,亥时初刻。

李承乾凭栏远眺,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身后阴影中,无禄低声禀报:“陛下,百骑司密报,崔氏已派人潜入曲阜,似要销毁田册证据。”

“果然沉不住气了。”李承乾轻笑,“让大理寺的人‘偶然’撞见,记得留活口。”

无禄刚要领命,忽见一名暗卫闪现:“急报!范阳卢氏家主卢承庆秘密入京,现藏身于平康坊郑氏别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