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秤来秤墨条吧!湿泥巴标准一两四钱,干了正好一两整,你们秤着我去拿墨盒,”芦苇说完有些迷糊的去了屋里,找了工具筐拎过来挑选。
找合适的位置坐下,把秤好的墨条先搓成圆,然后给滚成长条,长度能塞进盒里就成了,然后给扣紧放旁边,继续做下一个,差不多做了十多条出来了。
又指挥虎子出来搬木杠进屋,把十多个木盒放在木板上叠加,插上杠子扭紧跟压纸差不多。
压了小半个时辰左右,拿下木杠拆开墨盒把墨条掰下来,放进都是草灰的托盘里放着。
“这是?”潘瘸子不解。
“入灰池呀!我们做的块状墨,就这么平铺着就成了,除了第一天这盆里的灰是新的,第二天开始就得保留一半昨天的灰,加一半今天的稻草灰翻拌均匀。”
“入灰的墨,头三天平均翻晒两次,是为了防止墨变形了,圆的就拴绳子晒,墨晒到表皮干的时候,用这个工具给这边边角角修修,然后继续晒着,太热就放通风阴凉的地方,太冷或者太潮就得这灰少灰多决定。”
“一两的墨做出来晒六个月,二两八个月,往后墨越大晒的时间越多,晒好的墨拿出来打漆腊描彩,才算是全部完成。”
“对了,为了防止温度太高或者太低,基本做墨会选择三月开始做,成型都用灰池不用盘子,盘子太小墨的湿度不够容易断,灰池在边角那里,屋里的墨池是冬天做墨用的,”芦苇说完打了大大一个哈欠。
这会虎子算是听懂了,他砸了大半夜,就是榆木脑袋也砸通了,激动的搓墨条的手都是抖的。
芦苇看了撇撇嘴,“别以为做一下就懂了,这工序里的火候,我就是手把手教你做一遍,你没有十年都掌握不精准。”
虎子嘴边的笑容成功消失了,低着头老实的搓着墨条子。
芦苇看了好大一会笑,又闭着眼找地方去睡觉了,一觉醒来天亮了许久。
“怎么没叫我呀?”
“我们的墨条才刚刚做完,”虎子老实的回答道。
芦苇……
[§
,,你快吃完饭就休息,”采薇说完三两步回屋端了吃的出来。
芦苇也没矫情舀水洗漱好,坐下抱着饭就开吃,一碗饭完进屋躺下睡了半天。
下午起身又是吃饭,然后就是看庄内存的酒。
“脚行来拉酒了吗?”芦苇看屋里堆了不少酒问采薇。
“来了,上个月来拉了十车走,下个月还会来十车拉酒,二掌柜说咱们的酒卖着不错,虽然不如别人的酒烈,但是后劲真的厉害!”采薇兴奋的小声笑道。
“还有多少地瓜?”芦苇又问。
“还有两仓库呢阿姐,怎么了?”采薇看她姐皱着眉头。
“你最多只能用一仓库的地瓜了,剩下的要留给迁来的人吃,”芦苇提起来脑袋就想炸,突然来这么多人,吃饭是好大一个问题。
采薇也是一脸的不高兴,“真不知道我们倒了什么霉运了,好不容易给豆庄做翻身了,这又来了一大堆瘫子!又不能干活又不能洒扫的,还要每天管他们吃饭,真是……”
“再多抱怨也没用,一步一步走着来吧!只要他们好好的不找事,给他们安稳地我不在意,你带人做好酒就成了,我去酒屋那边看看去,”芦苇交代完出门去了酒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