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严格按照佟大叔给的标准配的呀!怎么会做出来的不一样呢?”草根一头雾水的嘟囔道。
“现在有新的浆絮吗?”芦苇闻言问道。
“有!”徐仲林转身急忙去屋里拎了寮桶出来。
“你看,草的比例也是按照之前的标准配的。”
芦苇提桶试了试轻重,“什么比例?”
“一比一桶半,比例没有差过,”草根赶紧回答道。
芦苇又走向藤汁跟前,试了桶的重量,“桶出问题了。”
“桶?”众人一时惊讶住。
“寮草桶比藤汁桶重了很多,桶重比例就会出现问题,一池子最少需要七桶寮草,一桶少两三斤水不觉得有什么,要是七桶少二十多斤水就出漏洞了,拿秤过来,再拿几个没用过的桶重新秤重,”芦苇说完徐仲林忙不迭进屋找桶。
草根找了大秤出来,一时间几人抱桶的抱桶,秤水和料子的比例反复核对后,才刻上需要的尺度。
“你们刚做对东西不熟悉,后面做习惯了,手试试就知道量对不对了,我去油屋那边看看去,”芦苇擦干了手上的水走了。
院子里的几人面面相觑,没想到白费了一天的纸!
“没事黄阿兄,我们以后也需要用纸记东西,平时有纸也舍不得用,做出来的好纸都是留着卖的,这回好了省的没得用了,”徐仲林笑着开解众人。
几人耷拉着脑袋都没说话,沉默的干着自己手里的活。
芦苇来到炼油屋被人拦住了,是个半大的孩子挡着门,“这屋不给进。”
“我也不给进吗?”芦苇笑问。
那孩子眼皮垂着道,“你天王老子来了也不给进。”
“我叫佟芦苇,你去告诉瘸子叔一声,他会给我进的。”
“你是少东家?”半大小伙连忙缩回手,有些惶恐的看着芦苇,看样子这名字是得了特殊的交代。
“少东家对不起,我不知道是你……”
芦苇摆手,“门看
,
“看我干啥?少东家要啥就给拿啥呀!东家是行家来了多跟着学,”潘瘸子吼了一声。
几个半大孩子急忙进屋抱着药材出来了,其中拦芦苇的这个孩子拿着秤。
芦苇着重的看了他一眼,接过秤擦干净打开药袋看了看。
“他叫虎子,今年十三岁是个孤儿,以后会跟着我进墨房,”潘瘸子低声简单的说了两句结束。
芦苇听了没接话,而是专心的挑了药材出来,一样秤重好拿起来给几个孩子介绍。
“凡是做墨的都不怕人学了去,因为墨方里的东西细说下来,可以达到一千多种,一墨一方可以说并不夸张。”
“不过我们做墨是为书写服务的,一块墨赋予了它很多的东西了,那么它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它本身就是为了传递文明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