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西游长生从拜师镇元子开始笔趣阁 > 第162章 东方朔 適才相戏耳42k(第2页)

第162章 东方朔 適才相戏耳42k(第2页)

镇元子微笑道:“师徒之间,何言此谢。”

见此,东华帝君遂唤身后童子道:“有朋远来,不可不乐。镇元大仙罕临,岂可怠慢?曼倩,

你可陪大仙高徒一游仙山景致。”

曼倩欢喜应诺:“是,徒儿谨遵师父之令。”

李修安向上礼谢,遂与曼倩同下琼阁,游玩而去。

帝君笑对镇元子道:“道兄难得清閒,可再手谈一局。”

镇元子含笑应允。二人復布棋子,此番帝君执白,彼此凝神续弈。不在话下。

却说帝君座下这童儿曼倩,却与別处仙童不同,生性尤为活泼谐趣。你看他:身穿道服飘霞烁,腰束丝絛光错落。

头戴纶巾布斗星,足登芒履游仙岳。

炼元真,脱本壳,功行成时遂意乐。

识破原流精气神,主人认得无虚错。

逃名今喜寿无疆,甲子周天管不著。

转迴廊,登宝阁,天上蟠桃三度摸。

在曼倩引领之下,李修安得览方丈仙山妙景。此处与万寿山相比,別有一番风光。

二人且行且歇,曼倩活泼好动,话语不绝,多是他说,李修安应。行至一处瑶池,同坐亭中观鱼赏荷,未几曼倩话匣尽开。

他那双星眸狡点一闪,忽道:“那闹天宫的猴子吾深知之,果然毛躁放刁。吾知他曾推倒尊师的人参果树,亦知你两家旧怨哩。更晓尊师所谓『歷练实是託辞,不过藉此与那猴头一番教训,

教他长些记性。吾皆明白矣。”

李修安闻之一愜,心知曼倩误会师父本意,遂道:“曼倩兄言重矣,吾等与猴兄弟只有旧谊,

並无宿怨。”

虽猴兄弟確曾推倒仙树,然清风、明月早已释怀,自家更与猴子结为兄弟,两下早合成一家,

何来旧怨?

然曼倩却道:“青阳道友,称甚么“猴兄弟”?直叫那猴或猴头便好,何须惧他?尊师神通广大,怕他怎的?此刻他又听不见。”

又道:“本是那泼猴无礼在先,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尊师所为极是,合该叫那猴头受些教训,长些记性才好哩。”

闻得这番话,李修安疑道:“听曼倩兄之言,似对猴兄颇有成见,不知你二人有何过节?”

李修安一时却也想不明白,照理说猴子当年偷的是王母的蟠桃,盗的是老君的金丹,与方丈山及东华帝君似乎並没有旧怨。

然李修安哪里知道,他二人之间的小间隙,正是猴子推倒人参果树来此求方那次產生的。

猴子为医果树,先去了蓬莱,后又来到方丈,恰撞见了这曼倩,不曾想猴子出言无状,见了他,讥笑道:“这个小贼在这里哩,帝君处没有桃子你偷吃!”

原来这曼倩却也不是一般的童子,曾三次偷了王母娘娘蟠桃园里的桃子,因此得罪王母,被贬下凡一段时间,化名东方朔,成了汉武帝的臣子,民间之所以流传天上有王母蟠桃会一说,即源如此。

曼倩当时闻嘲,心下懊恼:“吾所偷之桃,与这猴头相比,真乃萤火之比皓月。吾不过小贼,

你实是老贼!今反贼喊捉贼,果真无状。”当即以“老贼”回斥,待欲再言,却被帝君喝止,又命他为猴子端茶递水。虽不敢违师命,心下却存芥蒂。

今闻镇元大仙遣徒阻拦唐僧师徒,只道是为报前仇,故欲借题发挥,为李修安出些主意。

李修安自是不知道此一节,正欲解释。

那曼倩却话语如连珠,不容插口,自为妙计沾沾喜道:“青阳道友不必多言,吾知尊师与你之意。不必拘束,吾非多口之人,绝不將今日之言传於外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