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炼霞真人的孤魂(5。0k)
李修安回到自己的房,打坐入定,依师父传授之法调息,开始修炼肺腑,
依师父之言,这修炼肺腑的调息之法,不仅仅只是调呼吸,亦要调体內真气,这便是师父所说的“一意驭二气”。
故此调息法,既调凡息又调真息。
所谓凡息即口鼻之呼吸,又称之为外呼吸。
所谓真息即体內真气,被息引动,幽幽来往,息中有气,气中有息,即內呼吸,又称称之为先天呼吸也。
调息时,宜注心在息,息息绵绵,若存若亡,若有若无,则息自虚凝,而心息自住,
任运自然,而怡然寂照;最后而至身心俱泯,內外两忘,便自得定境。
心住息住,气住脉住,心定息定,气定脉定,遍周身毛孔,息息出入,又息息若无,
虚静凝寂,如如不动。
故日:调息绵绵无间,似有似无勿断,
又日:调息需调真息,炼神需炼不神神,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
李修安打坐调息,这一坐便是三个时辰,再次睁开眼时,李修安缓缓吐了口气。
这一意驭二气確实妙不可言,李修安於今日方知,这调息若只调凡息不调真息,算不得真正的调息之法,但正因如此,这调息之法极为难矣,这也不怪这《九转內丹秘诀》修炼至七转大成者,蓼蓼无几也。
正如师父所言,《九转內丹秘诀》炼至此,已脱离了寻常大道的范畴。
晚饭时,清风、明月二人迫不及待的询问李修安师父的態度。
李修安想了想道:“师父未动真怒,只是决意要你们外出歷练。”
听到这话,清风、明月脸色一变。
啪的两声,二人手中的筷子先后掉在了餐桌子上,
见此,李修安赶紧安慰道:“放心,你们难道还不了解师父吗?师父岂会真的铁石心肠,据我所知,你们顶多在外歷练几年,去的地方亦不会太远,不会出西牛贺洲。”
听到这话,清风、明月鬆了口气,皆拍了拍胸口道:“那。。。那还行。”
毕竟几年时间对於修道之人算不了什么,清风、明月又道:“也不知师父叫我俩去哪里歷练,有没有甚妖魔鬼怪。”
李修安笑道:“放心吧,真有危险,师父也不会看著你俩被妖怪所害,师父这般做,
其实亦是用心良苦哩。”
“哦,不行的话到时候你陪我俩一起去歷练唄。”清风、明月依旧心有忧虑道。
李修安微微頜首,心想:师父本来也正有此意。
见李修安一口答应,清风、明月这才放下心来,捡起桌子上的筷子擦了擦,扒拉起了饭菜。
吃完饭后,李修安在后园漫步了一会,而后回到房间读书,直到子时,前往后山。
此前与师父已约好,在后山,师父再传授自己夜之调息法。
来到后山,月华如水,此刻万籟俱寂,一轮明月高掛中天,月光洒在李修安的身上,
如同一面鉴子,照应著自己不曾变过的容顏身影。
此情此景,令李修安想起了两句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遂轻声念了出来,此刻儘管无江,但有山矣。
这时,寧静的后山传来一声轻嘆,远处传来感慨声:“似此星辰非昨夜,明月不照旧来人。”
李修安听出了是师父的声音,原来师父他老人家早来了呀,就是不知这番月色夜景勾起了师父怎样的回忆,亦令师父有所感嘆。
李修安寻声而来,远远便发现了立在山巔悬崖边上的师父。
这时镇元子背对著李修安,望著眼前的万丈悬崖,又嘆息一声道:“徒弟,出来吧!
+
李修安頜首,一个飞身来到了镇元子的身后。
李修安行了一礼:“师父,徒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