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军大营的夜,被中军帐方向传来的金铁交鸣声撕得粉碎。
偏帐里却还浸在酒气里,烛火昏昏沉沉地舔着帐壁,将满桌杯盘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些歪歪扭扭的残兵败将。
几个董平的随从横七竖八地倒着,有的趴在酒坛边,呼噜声比帐外的喊杀还响;
有的仰躺在地上,嘴角挂着白沫,手指还虚虚抓着半空,仿佛仍在举杯。
桌腿缝里,一团灰扑扑的影子动了动。
那影子缩在最里头,被桌布挡着大半,只露出半只眼睛。
眼白在昏暗中泛着点光,一眨不眨地盯着帐门。
这个董平亲随名唤程度。
这程度原是东平府程太守家的人,打小在马厩里滚大,后来因记性好、手脚轻,被调去给程婉儿小姐打理书房。
每日里擦书架时,总听得窗外竹帘后,董都监的声音朗朗传来——
有时是与太守论兵,说些“枪出如电,当攻其不备”的道理;
有时是隔着帘子对小姐说话,语气软得能掐出水,说“待我立了军功,定来求娶”。
那时候程度就想,能把枪使得风雨不透,又能把心掏出来待人的,该是个什么样的英雄?
后来董平调任,程度揣着攒了半年的月钱,买了块麦饼揣在怀里,在府衙门前跪了整整一天。
董平出来时,见这小厮额头磕得通红,眼里却亮得很,问清缘由,竟真把他带在了身边。
程度从此跟着董平走南闯北,递过枪、捧过甲,见过将军双枪挑落敌将时的威风,也见过他对着东平府方向发愣的模样。
此刻程度的半边脸贴着冰凉的地面,后颈的汗却顺着衣领往下淌。
方才龚旺派来的人敬酒,他见那酒盏沿上泛着层不易察觉的淡青,心里“咯噔”一下——
去年府里药耗子,用的就是这种掺了料的酒。
当下借着咳嗽,大半杯酒都泼在了袖管里,只让舌尖沾了点,此刻头晕得像塞了团棉絮,却死死攥着拳头,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帐外的喊杀声越来越近,忽然有人嘶吼:
“董都监被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