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白杨没有说任何开场白,也没有搞什么铺垫,他的目光平静而锐利,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内心。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宣布一件事情。”他顿了顿,给了在场众人一个消化和准备的时间。
“我决定,对研究所进行一次全面的、结构性的改革。简单来说,就是‘分流’。”
“分流?”
这两个字像一颗深水炸弹,在平静的会议室里轰然引爆。
短暂的死寂之后,整个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
“嗡——”
压抑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原本庄严肃穆的气氛荡然无存。
所有人都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不解,甚至是惶恐。
“分流?什么意思?要把我们分到哪去?”
“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搞分流?”
“所长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上面有什么新的政策变动?”
航空发动机设计室主任老李,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飞控系统研究室主任张工,两人眼中都是茫然。
他们这个年纪的科研工作者,最怕的就是“变动”,每一次变动,都意味着无数的不确定性。
而另一边,计算机体系架构研究室的赵教授,这位从国外回来没几年的年轻学者,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光芒。
他的部门,如今在整个研究所里技术最前沿,成果也最显著,如果能独立出去……那岂不是意味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高兴与担忧,机遇与挑战,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会议室里交织、碰撞。
高兴的人,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平台,是更大的自主权,是梦寐以求的晋升空间和职位提升。
一个独立的研究所,意味着会多出所长、副所长、各个科室主任一大堆领导岗位,谁不眼热?
而担忧的人,则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状的依赖。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研究所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如此多石破天惊的成就,核心靠的是什么?
不是靠他们这些国内顶尖的大拿,也不是靠国家倾斜的资源。
靠的,是坐在主位上那个年轻得过分的所长——白杨。
遇到技术瓶颈了,去找白所,他总能从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给出一条让你茅塞顿开的解决思路。
项目方向走偏了,去找白所,他三言两语就能帮你拨乱反正,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缺经费了,缺设备了,只要白所一个电话,部里、院里,甚至更高层,都会一路绿灯。
白杨,就是这个研究所的定海神针。
一旦分流出去,成立了独立的研究所,名义上是升格了,可实际上,也等于离开了白杨这棵大树的庇护。
以后再遇到啃不动的硬骨头,还能像现在这样,随时随地去敲响所长办公室的门吗?
没有了白所的指点,光靠自己这些人,真的能继续高歌猛进吗?
很多人心里,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白杨静静地坐在主位上,看着下方众人的百态,他没有出声阻止,也没有试图去解释什么。
他知道,必须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去宣泄、去讨论。
堵不如疏,强行压制,只会让疑虑和不安在私底下发酵,那才是真正的隐患。
会议室里的议论声持续了足足有十多分钟,才渐渐平息下来。
不是他们讨论完了,而是该说的都跟身边的人说了,现在,他们需要一个官方的、权威的解答。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白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