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免费阅读 > 第564章 新的技术整理(第2页)

第564章 新的技术整理(第2页)

新技术的整理归纳还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这事不急于一时。

而且,眼下研究所的摊子铺得实在太大了,每一件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走在通往办公室的路上,白杨的思绪也在飞速运转。

上海那边,运10项目进入了关键的攻坚阶段,研究所派去的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学专家团队,几乎是常驻在了飞机制造厂,与那边的同志们一起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沈飞,第四代战斗机的样机试制工作全面展开,发动机和飞控系统的专家组也是连轴转,捷报频传的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

计算机研究所,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平稳运行后,所里派去了一支年轻的技术团队。

一方面是协助进行后期的维护和系统优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去学习和掌握这台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为未来的“银河二号”储备人才。

还有已经开始在京津地区试点铺设的“高速信息公路”项目,也有大量的通信和网络技术人员被派遣出去,在施工一线提供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精密机床、特种合金、工业软件……大大小小的项目,几乎都有研究所外派的人员。

短短几年时间,整个研究所的正式在编人员,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扩张到了如今超过一千人的庞大规模。

这还不算那些外聘的顾问和临时抽调的协作人员。

毫不夸张地说,放眼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科研院所,能有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如此全面的技术覆盖。

每年,通过各种渠道,还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其中不乏各大名校最顶尖的毕业生。

想到这里,白杨的脚步微微一顿。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摊子铺得太大了,是好事,也是隐患。

现在所有项目都归属于“应用技术研究所”这一个名头之下,看似集中力量好办事。

但实际上,航空航天、计算机、通信、新材料……各个领域之间的技术壁垒和管理模式差异巨大。

所有事情都压在他这个所长一个人身上,短时间内还能应付,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管理效率低下,资源调配混乱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他很清楚,以自己立下的这些功劳,以及未来即将拿出的更多成果,在这个位置上待不了太久了。

快则一年,慢则两年,自己很可能就要被调往中科院,甚至更高层级的岗位,去负责更宏观的科技战略规划。

到那个时候,这么大一个盘根错杂的研究所,谁能接得下来?

没有人能接。

唯一的结局,就是被动地拆分,甚至可能因为拆分过程中的混乱,导致许多正在进行的项目受到冲击。

与其等到那个时候被人动刀子,不如现在就由自己来主导,进行一场主动的、有序的改革。

或者说,是分流。

将目前研究所内部已经成体系、成规模的几个大学科,分拆独立出去,成立各自专业的研究所。

比如,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所、先进材料研究所……

这样一来,权责分明,管理扁平化,更有利于各个领域的纵深发展。

而自己,则可以利用接下来一两年的过渡期,将整个分流改制的过程平稳地完成,扶持有能力的人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确保所有项目无缝衔接。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在白杨的脑海里疯狂地生根发芽。

他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且势在必行!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加快脚步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将公文包放下,他直接按下了桌上的内部通话按钮。

“小慧,来我办公室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