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众人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样机生产!
这意味着,“龙腾”项目,这个在图纸上、在计算机里、在风洞中存在了许久的神话,终于要从虚拟走向现实,要真正地被锻造成钢铁雄鹰了!
在场的所有人,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急促了半分,眼睛里迸发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兴奋的光芒。
白杨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没有卖关子,直接公布了答案。
“生产地点,选在了沈飞,由601所和他们下属的飞机制造厂,全面负责首架原型机的生产、组装和地面调试工作。”
“沈飞!”
“果然是他们!”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但很快又平息了下去。
对于这个选择,没有人感到意外。
作为共和国战斗机的摇篮,沈飞的实力和底蕴,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
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是理所当然,也是众望所归。
白杨抬手,虚按了一下,示意大家安静。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个紧急的任务需要商量解决。”
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第一,为了确保样机的生产能够百分之百地还原我们的设计意图,避免在制造过程中出现任何技术性的偏差,我们需要从各个课题组中,抽调一部分核心技术骨干,组成一个常驻沈飞的技术指导专家组。”
“第二,”白杨的目光在众人脸上缓缓扫过,加重了语气,“这个专家组,需要一个总负责人。”
“他将全权代表我,代表我们整个研究所,在生产一线,负责所有技术问题的决策、沟通和协调工作。”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绝对的安静。
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是要派“监军”了。
不,比“监军”的责任更加重大。
他们不仅要监督,更要指导,要将那些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超越这个时代的设计图纸,变成现实。
这是一个无比光荣的任务,但同样,也意味着一份无比沉重的责任。
短暂的安静后,坐在白杨左手边,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厚厚的老花镜的空气动力学组组长李天成,率先开口了。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老一辈知识分子特有的严谨。
“所长,您……不亲自过去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在他们看来,白杨,是整个项目的灵魂和定海神神针。
如果有他亲自坐镇沈飞,那所有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任何技术上的疑难杂症,到了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
白杨迎着众人期盼的目光,摇了摇头。
“我去不了。”
他耐心地解释道:“项目虽然完成了整体设计,但还有大量的细节问题和子系统研发,没有完全结束。”
“比如飞控系统的冗余备份方案,比如新材料在实际加工工艺中的应力分析。”
“这些都需要我坐镇后方,随时进行数据处理和技术攻关,为你们前方的团队提供最坚实的技术支持。”
他环视众人,继续说道:“更何况,研究所里还有这么多其他的项目在同步进行,也离不开人。所以,这次去沈飞,只能靠你们了。”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众人虽然有些失望,却也都能理解。
白所长,是整个项目的“总大脑”,确实应该留在指挥部,而不是亲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