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免费阅读 > 第542章 总负责人不搞任命制大家抢破头了(第1页)

第542章 总负责人不搞任命制大家抢破头了(第1页)

钱振华甚至没敢在四九城多待哪怕一个晚上,当天就坐上了返回沈城的火车。

送走了行色匆匆的钱振华,周部长办公室里的那股子紧绷到极致的气氛,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他重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只觉得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搞定“产房”只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接下来,真正的重头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端起桌上已经凉透了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再次拿起了那台红色的电话机。

这一次,他拨通的是一个经过多次转接的加密号码。

电话响了三声,便被接起。

“喂。”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而沉稳的声音,正是白杨。

“白小子,是我。”周部长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给你找的‘产房’,定下来了。”

“哦?”白杨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波澜,只是平静地问道:“是哪里?”

“沈飞,601所。”周部长言简意赅,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仿佛在等待着白杨的赞许。

在他看来,这个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最优解。

然而,电话那头却沉默了片刻。

这片刻的沉默,让周部长心里“咯噔”一下。

“怎么?不满意?”他忍不住问道,“601所的底子,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钱振华那个老伙计,也是个靠得住的技术大拿。把项目放在他们那,我放心。”

“不,部长,您误会了。”白杨的声音很快再次响起,“沈飞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无论是技术储备、生产经验还是保密条件,都无可挑剔。我只是……”

白杨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坐在自己那间简朴的办公室里,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这细微的动作,并非因为沈飞不合格,恰恰相反,是因为沈飞太合适了,合适到让他不得不考虑另一个同样至关重要,却又无比现实的问题——距离。

四九城到沈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就有六百多公里。

在这个交通主要依靠火车的年代,即便是搭乘最快的直达快车,单程也需要耗费八到九个小时。

漫长的时间成本和空间距离,像一道无形的鸿沟,横亘在了研究所和生产厂之间。

而这也几乎注定了,他自己,白杨,这个第四代战斗机名义上和实际上的总设计师,无法亲临一线。

抛开他身份的保密等级和安全问题不谈,作为一个绝对不能暴露在公众视野下的核心人物,长途跋涉本身就充满了不可控的风险。

但更为关键的是,研究所这边的工作,远没有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

这次提交给周部长的,是经过无数次模拟和演算后,最终定稿的整体设计方案和核心技术数据。

它好比一栋大厦的宏伟蓝图,规定了每一根承重柱的位置和每一面墙体的厚度。

然而,大厦内部的装修、管线的铺设、电路的走向……这些同样重要,甚至更为繁琐的细节工作,依旧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新一代的航电系统架构还在进行最后的整合测试,几种备选的隐身涂料配方正在进行耐候性和吸波效果的对比实验。

还有那套革命性的数字电传飞控系统,软件代码的编写和优化工作,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新数据。

这些子系统的研发,就像是无数条涓涓细流,最终都要汇入他这个总设计师的脑海里,由他来进行统筹、取舍和最终的整合。

他必须坐镇在这里,坐镇在整个项目的“大脑中枢”,随时准备解决那些从各个实验室里冒出来的,千奇百怪的技术难题,为远在沈飞的前线团队,提供最及时、最准确、最强大的技术支持。

他,走不开。

“我只是在考虑距离的问题。”白杨将自己的顾虑坦诚地说了出来,“六百多公里,往来不便。这意味着,我本人无法亲自过去监督样机的生产过程。”

周部长闻言,恍然大悟,随即哈哈一笑:“我当是什么事呢!你小子,还真把自己当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了?”

“你的任务,是待在你的研究所里,把后续的技术难题给我一个个啃下来!”

“至于生产一线,你只需要派一个得力的团队过去,负责技术指导和沟通协调就行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