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免费阅读 > 第498章 院士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第4页)

第498章 院士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第4页)

周长明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他们:“你们所认为的‘常规理论’,你们所依据的‘材料学知识’,对白杨来说,可能根本就不是极限。”

“这……”三位院士一时语塞。

周长明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种强大的,近乎于盲目的自信。

“我跟你们讲个事。去年,海军那边的GT-25000燃气轮机项目,也是遇到了瓶颈。原版机组的图纸,我们都吃透了,但造出来的东西,就是达不到设计指标,高温叶片寿命一直不过关。”

“当时负责项目的也是一帮专家,跟你们现在一样,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天跟我说,这是材料问题,是工艺问题,是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短期内无解。”

他顿了顿,端起茶缸又喝了一口,似乎在回味着什么。

“后来呢?白杨介入了。他没去搞什么新材料,也没去国外引进什么新设备。”

“他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花了半个月的时间,重新建立了一套流体力学模型,把整个进气道和压气机的设计给颠覆了。结果怎么样?”

“结果,能量转化效率凭空提升了七个百分点!硬生生把对材料的苛刻要求给降了下来!问题迎刃而解!前段时间你们也听说了,052D海试,最高航速,破了纪录!”

“还有那个相控阵雷达,吴承德吴老,搞了一辈子雷达,够权威了吧?他带着团队,被海面杂波干扰的问题困扰了快一年。”

“白杨过去之后,只给了他一个算法思路,叫什么‘模糊滤波’,吴老他们顺着这个思路一往下走,半个月,就把锁定速度提升了三倍!”

周长明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声音也随之高亢了起来。

“所以,同志们,你们要明白。我们和白杨,可能在思考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事情。你们看到的是一堵墙,觉得走投无路了。”

“但在他眼里,这堵墙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他或许能直接从墙上面飞过去,又或者,他能找到一扇你们所有人都没看见的门!”

“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从来都不是在原有的框架里修修补补,而是直接打破框架,建立一个新的,更高级的框架!”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带你们去找他的原因。你们缺的,不是经验,不是设备,也不是人手。你们缺的,是一个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破壁人’!”

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三位德高望重的院士,此刻听得是目瞪口呆,心神剧震。

他们被周部长这番充满了激情和强大信心的言语,给彻底镇住了。

他们原本以为,周部长带他们去找白杨,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多一个渠道多一条路的想法。

可现在他们才明白,在周部长的心里,白杨根本就不是“另一条路”,而是“唯一能走通的路”,是解决这个死结的终极答案!

那种不容置疑的信念,极具感染力。

办公室里沉默了良久。

最终,还是王德忠院士,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似乎都挺直了几分。

脸上的愁云虽然没有完全散去,但眼神里,却重新燃起了一丝灼热的火苗。

那是希望的火苗。

“周部长,”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更多的是激动,“您说得对。是我们思想僵化了,是我们被固有的理论给框住了。”

“我们这就跟您去!我们倒要亲眼看一看,这位白杨所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奇人!看他……到底能不能为我们这台‘万吨巨力’,锻造出一根真正的‘定海神针’!”

“对!我们去!”

“现在就走!”

李振国和孙建华两位院士也霍然起身,一扫之前的颓丧之气,脸上露出了决然和期待的神色。

周长明看着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的精神面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跟白杨那样的天才打交道,你首先就不能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你必须先把自己变成他的“信徒”,无条件地相信他能创造奇迹,然后,全力以赴地去配合他,执行他。

只有这样,奇迹才有可能发生。

“好!”周长明大手一挥,抓起桌上的帽子戴在头上,“出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