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只是让他震惊,那这套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已经让他感到了恐惧。
这不是建议,这是降维打击!
他翻页的手指都有些僵硬了。
“二、关于气动效率及燃油经济性的革命性提升方案……”
“……建议全面采用我所最新预研的‘一号’超临界翼型(B-1型),预计可将巡航升阻比由17提升至20。5,巡航耗油率降低18%……”
“附:B-1翼型详细气动数据及外形坐标。”
“轰!”
王建国的脑子里像是有个炸雷响过。
超临界翼型!
这个名词,他只在几份从特殊渠道搞来的,被涂黑了大半内容的外国情报简报上见过!
他知道这是鹰酱国压箱底的宝贝,是决定下一代大型客机性能的关键。
他们项目组不是没想过,可那根本就是空中楼阁,连理论基础都没有,更别提设计数据了。
可现在,一套完整的,精确到小数点后好几位的翼型坐标数据,就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摆在他的眼前!
他死死地盯着那些坐标数据,仿佛要把它刻进脑子里。
作为一个顶尖的飞机设计师,他只扫了一眼数据的分布趋势,就能判断出这套翼型设计得有多么高明和精妙。
这背后所需要的空气动力学造诣和庞大的计算量,根本不是他们这个时代能够想象的!
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粗重,额头上的汗珠汇集起来,顺着脸颊滑落,滴在了那身他引以为傲的蓝色工作服上,留下一个深色的印记。
他已经没有心思去想这份报告的来源了,他只是被动地,一页一页地翻下去,如同一个虔诚的信徒在阅读神谕。
“三、关于‘涡扇-8’发动机性能挖潜与可靠性升级的‘三步走’方案……”
当看到发动机部分时,王建国几乎要瘫倒在沙发上。
发动机是整个运-10项目最大的痛。
推力不足、油耗奇高、可靠性差……
这些问题像三座大山,压得所有参研人员喘不过气。
他们想了无数办法,熬了无数通宵,也只能勉强让它“能用”,距离“好用”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而这份报告,却像一个最高明的外科医生,精准地找到了病灶,并开出了一系列药到病除的方子。
“……优化压气机可调静子叶片(VIGV)……”
“……改进燃烧室火焰筒,优化气膜冷却孔布局……”
“……在定向凝固叶片合金配方中加入铼元素……”
每一个方案,都直指核心!
每一个技术名词,都让他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问题本身,陌生的是那解决思路!
这已经不是改进了,这是彻头彻尾的再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办公室里静得可怕,只能听到王建国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足足半个小时后,王建国终于看完了最后一张图纸。
他缓缓地,缓缓地合上了报告,双手却依然紧紧地压在封面上,仿佛压着的是一座山的重量。
他抬起头,脸色苍白,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