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抗日联穿越 > 第27章 找汉奸借钱(第1页)

第27章 找汉奸借钱(第1页)

李文远听完老吴关于粮食分配的解释,心中那股搞钱的火烧得更旺了。他凑近老吴,压低声音问道:“老吴叔,那这附近……有没有啥‘大户’?就是那种为富不仁、特别舔鬼子、家里底子又特别厚的汉奸大户?咱们……是不是可以‘替天行道’,顺便补充一下咱们的经费?”

老吴一听就明白李文远打的什么主意,他苦笑一下,叹了口气:“唉,李兄弟,你说的这种‘大户’,现在可不缺。鬼子来了,有的好汉宁死不屈,血染白山黑水;可也有些没骨头的软蛋,贪生怕死,认贼作父,靠着巴结鬼子、祸害乡亲,当上了什么牌长、保长、镇长,一个个抖起来了!”

他顿了顿,脸色阴沉下来,压低了声音:“要说这附近最出名、最可恨的一个,就得数凤山县的伪满警察局局长——周朝阳!”

“周朝阳?”李文远记下了这个名字。

“对!这小子,说起来更他妈可气!”老吴语气中带着鄙夷和愤怒,“他早年也不是孬种,还拉过一支义勇军,打过鬼子,算是一条有点名号的好汉。可谁知道,后来骨头就软了!为了荣华富贵,他竟然靠着出卖以前一起打鬼子的其他义勇军兄弟,拿兄弟们的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摇身一变,当上了鬼子的走狗,凤山县的警察局长!心黑手狠,帮着鬼子抓抗属、征粮食、搞并屯,坏事做尽!老百姓背地里都骂他是‘周扒皮’、‘铁杆汉奸’!”

李文远听得眼中寒光一闪:“这种数典忘祖的败类,正好拿他开刀!既为民除害,又能搞到经费!”

然而,老吴却立刻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李兄弟,我知道你身手好,家伙也厉害。但这个周朝阳,你可千万别轻易去打他的主意!这小子惜命得很,防备得太严实了!”

“怎么说?”李文远皱眉。

“他上班在警察局,身边随时有一个班的伪警察带着枪保护他。下班回家,他住在城外自己修的一个大院里,那地方修得跟他妈碉堡似的!院墙又高又厚,西角还修了炮楼!家里常年养着十几个枪法好的炮手(护院)!而且,”老吴语气极其严肃,“他家里还通了电话!只要一有动静,一个电话打到凤山县警察局,快则半个小时,慢则一个小时!县城的鬼子和伪军就能乘卡车赶过来!咱们以前不是没琢磨过他,可这王八犊子龟缩得太好,硬打代价太大,容易把自己折进去!”

老吴拍了拍李文远的肩膀:“我知道你心急,想为队伍搞钱。但这种硬骨头,咱们现在还没那么好啃。万一行动失败,打草惊蛇不说,你自己的安全更是问题。赵军长和夏队长再三嘱咐,你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李文远听完,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老吴说的是实情,现在的自己虽然有空间和好枪,但毕竟不是兰博,强攻一个防御森严的汉奸堡垒,风险极高。

但他并没有放弃这个念头。周朝阳的名字和他所做的恶行,己经像一根刺一样扎进了他的心里。

“妈的,让这汉奸再逍遥几天!”李文远啐了一口,将“凤山周朝阳”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里,“等老子以后弄来炮,第一个把他那龟壳轰开!”

现在不动手,不代表以后不动手。这笔“汉奸财”,他迟早要收回来!

但他搞钱的心思丝毫未减,反而更加炽热。局长动不了,那些靠着鬼子发财的汉奸商人总该好对付些吧?

他立刻又向老吴打听:“老吴叔,局长动不了,那城里头呢?有没有那种特别跳、特别有钱、还是铁杆汉奸的商人?这种为富不仁的家伙,收拾起来正好!”

老吴闻言却摇了摇头:“城里的情况,我们就不太清楚了。没有鬼子发的‘国民证’,根本进不了城,关卡查得严着呢。城里的事情,主要是夏队长首接掌握的内线同志在负责。”

他努力回忆了一下,说道:“不过,以前听城里的同志偶尔传出来消息提过一嘴。说是城里有一家‘朴记参行’,老板是个二鬼子,好像还是个高丽人(朝鲜族),仗着有鬼子撑腰,专门低价强收咱们老乡的野山参,然后高价倒卖给鬼子或者关内的有钱人,黑心得很!”

说到这里,老吴脸上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妈的!咱们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结果让这么个棒子二鬼子盘剥咱们的血汗,拿去孝敬他的鬼子祖宗!真他娘的气人!听说这姓朴的靠着,这个没少发财,在鬼子面前溜须拍马,混得人模狗样的!”

“朴记参行……高丽二鬼子……”李文远默默记下了这几个关键词。一个靠着垄断掠夺本土资源、向侵略者献媚发财的汉奸商人形象,瞬间在他脑海里清晰起来。

相比于戒备森严的警察局长家,一个参行显然要好下手得多!

李文远心中顿时有了打算,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好!周局长咱们暂时动不了,这个朴参行,我还就不信搬不倒他!一个‘国民证’而己,在我那儿,分分钟就能给你整出十个八个以假乱真的来!”

来自现代社会的他,深知造假证的“便利”。小鬼子的证件,有点防伪手段,但只要有样本,仿制出来混进城门啥问题都没有。这对他来说,几乎不构成障碍。

“老吴叔,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个朴记参行,我记下了!”李文远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那是一种猎人锁定猎物时的眼神。

他没有再详细说明自己的计划,但老吴从他自信的表情中看出,这个神秘的“李老板”恐怕又要有什么大动作了。他既有些期待,又不禁为李文远的安全担心。

“李兄弟,城里不比外面,鬼子伪军多如牛毛,你可千万要小心!万事安全第一!”老吴郑重地叮嘱道。

“放心吧,老吴叔,我心里有数。”李文远点点头,“等我好消息!”

在根据地的这几天,李文远的生活节奏紧张而充实。除了偶尔跟随小股部队出去伏击日伪军,用实战锤炼技艺、扩大空间之外,他更亲身见证并参与了一件足以载入东北抗联史册的大事。

汤原县境内的吉兴沟,一处极其隐蔽的山坳里,气氛庄重而热烈。来自北满地区多个抗日武装的主要领导人,冒着重重风险,冲破敌人封锁,陆续抵达这里。

李文远作为夏云阶部的“特殊成员”兼重要物资供应者,也有幸列席了这次至关重要的会议。他看到了一张张饱经风霜却目光坚定的面孔,他们有的穿着破旧的军装,有的甚至还穿着猎户或农民的衣裳,但无一例外,身上都带着一股百战余生的锐气和誓死抗日的决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