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在大唐已被低调 > 第185章 道与变恒与易(第2页)

第185章 道与变恒与易(第2页)

“是否具备高效的,自我修复的韧性!”

“其三!”

“是否保持着蓬勃向上,持续向前的活力!”

说到这里,李恪深吸口气:“因此,恪坚信!”

“完美治世,并非一个僵硬的终点,而是一个永远动态的追求过程!”

“其最大的魅力,并不在于,最终能否抵达那个绝对的‘完美’终点!”

“而在于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所激发出的创造力,所展现出的万千气象,所创造出的文明与繁荣!”

赏月台上寂静无声,李恪这番论述,可谓离经叛道,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然而却又富有哲理,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李世民默然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自然明白双方的观点。

孔颖达所守的,是那个作为理想标杆和道德源泉的、永恒不变的“道”;

而恪儿所论,则是立足于现实,因时因地而不断调整、变革、发展,可概括为一个……“变”字。

一个求“道”!

一个求“变”!

一个求“恒”!

一个言“易”。

这种思想上的碰撞,确实比诗词比拼有意思多了!

孔颖达听着李恪那套理论,眉毛越皱越紧,脸上的凝重之色也愈发深沉。

“殿下辩才,老夫领教。然依殿下之见,法可变,那道……亦可变乎?”

孔颖达不悦道:“若衡量世间万事万物的标准、乃至‘道’都动摇了!”

“我等又以何为准绳,判定是非,区分善恶?”

孔颖达向前微微踏出一步:“若依殿下所言!”

“人性本就存有私欲,天生便会追逐利益!”

“若没有礼法纲常约束与内在之道德指引!”

“那人……与只知满足本能欲望的禽兽何异?”

孔颖达死死盯住李恪,语气近乎质问:

“殿下口口声声所言之‘动态’,岂非成了无舵之舟,终将迷失?”

这一连珠带炮的诘问,可谓言辞犀利,首指根本。

许多文臣听得心潮澎湃,不由为孔颖达叫好,认为他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面对孔颖达如此犀利,首指根本的质问,李恪没有退缩,反而微微一笑。

他拱了拱手,语气依旧保持着对长者的尊敬,但言辞间的锋芒己然展露:

“孔老大人问及根本,晚辈不才,试以浅见答之,还请孔师斧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