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在大唐已被低调 > 第160章 挠到李世民痒处(第1页)

第160章 挠到李世民痒处(第1页)

这一番说辞,犹如冷水泼入油锅,一下子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文臣们窃窃私语,武将们则是面色沉重。

李恪提出的,是一个谁都无法回避,却又一首刻意忽视的残酷现实!

李世民端坐龙椅之上,手指紧紧攥着龙袍的袖口,眼神锐利如鹰。

他很清楚,李恪这番话,绝非危言耸听,历朝历代,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所以,你想到了这军校?”李二问道。

“是的!父皇!”

李恪微微拱手,目光扫过全场,将心中构想,条分缕析地阐述出来:

“父皇明鉴,儿臣愚见,设立军校,其核心目的,主要有三!”

李恪竖起第一根手指:“其一,便是系统传承,化‘天授’为‘人造’!”

“李卫公千里奔袭突厥王庭之决断,程将军、尉迟将军斩将夺旗之勇猛!”

“秦将军稳守关隘,滴水不漏之坚韧!”

“还有诸位将军在具体战役中对地形、天气、人心的精准把握……”

“这些宝贵的实战经验,如今大多存在于诸位将军的脑海之中,口耳相传,极易失传。”

“而建立军校,可请诸位将军将这些兵法韬略、临阵机变,系统地总结、归纳,编撰成专门的教材!”

“将我大唐这些名将们的战场感悟,变为系统的、可供学习的学问!”

“让后辈学员不仅能学到《孙子兵法》、《吴子兵法》上的文字!”

“更能通过教材和诸位将军的亲自讲授,深刻理解父皇与诸公,是如何在实战中灵活运用这些智慧的!”

“此举,便是将可遇不可求的‘天授将才’,变为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培养的人造良将,为我大唐锻造源源不断的军官骨干!”

李靖、李勣、程咬金、尉迟恭等将领闻言,无不动容,纷纷点头。

他们何尝不担心自己一身本事后继无人?

若真建立军校,完全可以将本事传承下去。

李世民作为“自古能军,无出其右者”的马上帝王,也明白这一点。

这些开国名将,如李靖、李勣等人,固然是天才,但熟读兵书、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终究是少数。

绝大多数猛将,都是在战场上凭借天赋和勇气杀出来的,良莠不齐。

有了军校系统培养,即使无法再造出李靖这等军神,但培养出的军官下限,想来也是将极高。

至少……

比靠着父辈余荫,养尊处优的将二代要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