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属于文武全才,诗词鉴赏力极高。
他细细品味着这首诗,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脸上露出赞叹之色:
“好!好诗啊!恪儿,此诗当真绝妙!”
李世民抚掌大赞,兴致勃勃地开始点评:
“江涵秋影雁初飞’,起笔便气势不凡!”
“‘涵’字用得极好,将秋色与水面融为一体,意境全出!”
“‘与客携壶上翠微’,点明事由!”
“我等此刻岂不正是‘携壶’‘上’这云端‘翠微’?”
李世民越说越兴奋:“尤其后两句,尘世难逢开口笑,道尽人世感慨,却又接以‘菊花须插满头归!”
“这般放达不羁之语,悲而不伤,旷达超脱!”
“格调高远,情怀隽永,实乃重阳之佳作!”
能得到李世民如此评价,说明这首诗的分量。
吊篮内的其他人,都是武将,对诗词一窍不通,但这不妨碍他们夸赞。
程咬金哈哈笑道:“殿下这诗听着就带劲!”
“回头下了地,俺老程非得找几朵大菊花插头上不可!”
“秦王殿下大才,俺老黑一向是服气的!”
尉迟恭瓮声瓮气道:“这诗念出来,感觉在这天上站着,更有味儿了!”
李恪笑着躬身:“父皇谬赞,诸位叔伯过奖了!”
“不过是应景胡诌几句,聊助雅兴罢了。”
他这般谦逊的态度,更让李世民满意。
李世民凭栏远眺,脚下是如画江山,胸中是万丈豪情,意气风发道:
“好!恪儿此诗珠玉在前,朕也心有所感,不能藏拙,便来一首助助兴!”
李二扫过苍茫大地,蜿蜒河流,一股君临天下、气吞山河的帝王气魄油然而生,当即开口吟诵:
“九日登高望帝畿,
山河万里捧日晖。
云开太华擎天柱,
霞满长安织锦帷。
劲节当学松柏志,
雄心未许蟹螯肥。
何须更觅蓬莱境,
自有风云绕禁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