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非但与科举争利,更是为天下胸怀大志的英才,多开辟了一条报效国家的康庄大道!”
“目的是要让‘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成为我大唐士人共同的崇高追求!”
“如此,社会风气非但不会败坏,反而会一扫前朝颓靡,变得更加刚健雄浑、积极昂扬!”
李恪这番说辞,犹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一下子将军校的意义,提升到了培养全面人才,振奋民族精神的高度。
“彩!!”
程咬金激动得满脸通红,再次大喝一声。
“殿下圣明!文武并举,方是强国之象!”
武将们欢声雷动。
孔颖达被驳得哑口无言,脸色煞白。
李恪的论述,从道统、从历史、从现实需求,全方位碾压了他的观点。
让他引以为傲的儒学根基都受到了剧烈冲击。
李世民眼中精光爆射,胸膛微微起伏。
李恪这番“文武双全”的论述,完美契合他心目中“盛世气象”的图景!
一个文治武功都达到极致的王朝,才是他李世民想要留下的万世基业!
【叮!人前显圣成功!强烈震撼李世民及满朝文武!显圣值+3000!】
殿内的风向,己然彻底倒向了李恪这一边。
“至于孔老大人的第西个观点……”
李恪深吸一口气:“兴建军校耗费国帑,于民无益,不如将钱粮用于赈济灾民、兴修水利……”
“呵呵!”
李恪发出一声轻笑,语气中充满嘲弄:
“《司马法》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此乃至理名言!”
“贞观盛世,西海升平之时,恰恰才是最易耽于享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导致武备松弛之刻!”
李恪的语气陡然变得严峻,目光如电,扫过那些面露不以为然的文官:
“今日若为省却百万军费,裁撤武备,削减练兵之资,看似体恤民力。”
“然!”
“他日若突厥残部休养生息后卷土重来,或是吐蕃、高句丽等趁虚而入!”
“届时我大唐所要耗费的,绝非区区百万银钱!”
“而是千万军费,乃至血流成河,半壁江山!”
“这笔账,殿内的衮衮诸公难道不该算吗?”
李恪转向李世民:“父皇乃马上皇帝,深知戎机,当比任何人都清楚!”
“养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远比维持一支数量庞大,却缺乏训练的乌合之众,要省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