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大小不等的天体从舰体旁掠过,最近的一次,一块卡车大小的岩石几乎是擦着引擎喷口飞过,让所有人惊出一身冷汗。他们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微调航向。
终于,“逐日”号有惊无险地靠近了“冰尘”小行星。
这颗不规则的天体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埃,但在特定区域,可以看到的、反射着星光的冰层。
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如何采集资源?他们没有专用的采矿设备。
“利用舰首尚能工作的低功率激光器,融化表层冰层,制造水蒸气,然后通过改装过的货舱空气循环系统进行冷凝收集。”林风提出了一个简陋但可行的方案。“同时,收集一些表面矿物样本,分析是否有可利用成分。”
采集工作缓慢而低效,但看着储水罐的刻度一点点上升,希望也在一点点积累。
就在资源采集进行到第二天时,负责监控深空信号的科学家突然有了惊人的发现!
“船长!快来看!我们接收到了一个非常微弱的、但结构特殊的信号!不是自然天体发出的!”
林风立刻赶到控制台。信号极其微弱,断断续续,仿佛随时会消失。但其编码方式……竟然与之前月球观察者发出的信号有几分相似,但又更加古老、简洁,甚至……带着一种求助的意味?
“放大!分析来源!”林风心跳加速。在这片绝望的星域,任何非自然的信号都可能是转机,也可能是更大的危机。
信号经过增强和过滤,一段极其简短的信息被解析出来:
“【…坐标…陷落…幸存…数据库…交换…援助…】”
信息后面附带着一组清晰的坐标,距离他们目前位置并不算遥远,位于小行星带更深处的一个稳定轨道上。
发出信号的是谁?是另一个被困的文明幸存者?还是某种人工智能?或者是……陷阱?
“逐日”号再次面临抉择:是继续留在相对安全的边缘采集有限的资源,还是冒险深入危险区域,回应这个未知的信号,去搏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林风看着屏幕上那串坐标,又看了看疲惫但眼神中仍存希望的船员。
生存固然重要,但若只是苟延残喘,最终仍难逃毁灭。这个信号,或许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钥匙。
“调整航向。”林风做出了决定,“目标,未知信号源坐标。保持最高警戒,我们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在呼唤。”
“逐日”号再次启航,拖着残躯,义无反顾地驶向小行星带的更深、更暗处。
希望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却未曾熄灭。
(第六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