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我再度打开后堂床底的机关,开始寻找里面的竹简阅读。
我将竹简先按照义父弄好的归类全部拿出来,在底部找到了几位老婆和己故李大力的信物。我将信物收藏好,决定守孝结束之后要分别还给当事人,并把她们各自的故事说给她们听。
想起小伙伴的故事我又不免纠结起李家曾经对我们的愚弄。但我很快告诉自己:别纠结了,做好眼下的事情才是关键啊!不为别人也要为了我的九个老婆和她们肚子里的我的骨肉以及那些己经把我当成爸爸的便宜儿子、女儿们。
仔细想来,也许当初我被抱养的目的不单纯,但是戏虽假,情却真。李敢真的救过我、义父真的为了保护我不惜献出性命。而那些小伙伴,大半都是那次为了救我而死,李胖虎更是因我的蛊惑而死。就算当初的婚配有剧本,但结果是他们的妻儿最后都成了我的妻儿。
我旋即又想:什么是造化?我真的有很强的造化吗?自元狩西年后我先后遇到汲黯、郑当时、葛履、葛谦、孔安国等让我思想开悟的人,之前也有东方朔给我提示。我能用一个很低劣的策划杀死如日中天的霍去病、义父死前终于决定把这九个女人的“气运”都加持给我……如此种种,都是我的“大造化”使然?
再仔细想,我觉得其实至少大爷并没有完全按他爷爷的说法去做。他有自己坚持的理想和信念,而这些很多和他爷爷说得并不一样。
也许他按老李信那一套做,刘彻会很头疼,李家也不会走到今天,但是也许他不耻那套逻辑背后的恶,所以选择做了一个叛逆的人——一个真正忠于百姓、热爱国家的好将军。
而义父也是一个真正把老兵营的人当自己使命的人,否则大厦将倾时也不会那么周到的想让我们怎么活下去,而不是为他自己找活路。所以李信理论的肮脏和恶并没有被大爷和义父实施。也许二大爷是严格按照他爷爷的理论来执行的,不过应该是造化使然,最后也没走好。但是可以肯定,二大爷的宗族观念也很强,至死也在维护家族的门楣。
去维护祖宗并没有错,也许我们平民祖宗的肮脏龌龊仅限于嫉妒邻居比他有钱、村东头的谁家媳妇漂亮、村西头的谁家地更多……而大家族需要考虑更多问题、应对更复杂的变化,一个不留神就像李家这样被皇帝整得只剩一口气。
无论初衷,我的确被救了,得到了好的生活,至少义父、李敢、李陵和每个李家人都真诚待我,我不应该窥见了理论上的恶而对他们产生嫌隙,更何况义父因我的意气之争丧命,尸骨未寒。
我长出一口气,决定将《遗孤名册》也烧了——让李家蓄养孤儿的恶逻辑从此烟消云散吧!死去的人己经死去了,活着的我己经成了既得利益者,我还有什么好不忿的?
烧完竹简,我特别想了解的是顶天立地的大爷生前的真实样子,于是我在竹简专门挑了和大爷相关的那一摞。
大爷的竹简很多,多是戎马半生记载的东西,都是行军打仗方面的东西多,我那卷帮李敢起草的让二大爷去甩黑锅给张骞的竹简也在里面。
竹简里很多的内容都是先帝孝文、孝景朝的东西,“七王之乱”后他因为接受了梁王赏赐而被景帝记恨被剥夺战功的时候的,他为发牢骚给二大爷写的信也在里面,里面确实提到了“窦老太没长‘好下水’”。
还有一封大爷写给二大爷的牢骚信时间大约更早,信上说:“尊重中人有什么用!和匈奴人搞‘商业互捧’除了得到‘飞将军’的虚名有什么用!我不是说咱爷爷说得不对,但是时代变了,现在不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军功封侯光靠交际和心眼没用的啊!这次我本来军功积攒到快要升级了,这个中人来我很客气的让手下陪他去狩猎。他又觉得打动物不过瘾,我手下那个小子就跑去匈奴那边让他们派几个人过来装个样子,然后让我们汉军赶走,让这个中人对我的部队印象更加好,结果呢?这帮二杆子派了三个射雕手来,差点没把这位皇帝身边的大红人玩死。我只好带人去追,那时候我只好动手杀人啊,不然我在这位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面前怎么过关?结果匈奴人还急眼了,弄了五千人来围我,我只能让中人先撤,自己带着一百个人和他们对峙。经过一夜谈判,到天快亮他们这帮二货才终于理解了我同意撤退,结果我回去这个中人己经跑了,他回去说我带兵也就这样,然后原本属于我的职务就被程不识那家伙给拿走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我决定以后按自己的方式来,那些什么原则你和李乙、李丁他们去搞吧,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封侯!”
读到这里,我知道大爷的思想原来也是有个变化过程的,但是他最终放弃了投机取巧的手段,而选择了光明磊落。
我又读了一阵,相关竹简的内容都没啥特别,很快我读到最后一份。这份竹简二大爷生前曾提过,他说大爷死前曾叫人送回过一封密信,就是这一封。密信大致内容如下:
我知道这是我的最后一战,但是很可惜,我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我去质问卫青为什么同时迷路,公孙敖因为线路余中军接近能与他会合,而我就要走复杂的道路,以至于迷路后再无法参战。
我以为他会说:两年前公孙敖帮我脱身把锅甩给张骞,但是我没事了,他公孙敖还是没逃掉被议罪,这次算还个人情。这个话是事实,虽然我不开心但我能接受。
可惜卫青没这么说,他说:“老李,我的老叔叔,我们两家亲近那么多年,我和蔡大叔也是那么好的朋友,你觉得我会存心欺负你吗?我知道这次是你最后一次出征了,我也想你不要无功而返,但是你知道吗?这次的所有计划都是皇帝陛下亲自操刀的。我想带你出征,然后和皇帝谈了很久,想必丞相也告诉你了,但是他说了一句话我就知道,你这次很难,只是我当时不能和你说啊!”“皇帝说了什么?”我问他。“陛下说他听说你‘数奇’,让我别指望你,你好好想想,你为啥会落下这个名头。”
我说是王朔给我看面相说的。
卫青说:“那你还告诉过王朔什么不该说的吗?皇帝能说你‘数奇’说明是王朔告诉他的,你要是还说过什么不恰当的话,他肯定全告诉陛下了。”
我说:“我跟他说的是一件先皇景帝朝的事情。我和我堂弟李乙收服了一支闯入陇西的羌人部落,那个部落的头领耍诈献出他的婆娘说是服侍李乙,结果想刺杀李乙,没杀成但是伤了李乙的命根子。虽然那女人自杀了,但是我觉得羌人很奸诈,就把他们八百人全杀了。不过,我把他们掩埋了,也没有拿他们的人头冒功,我们还放过了头领的儿子,把他带回我们陇西的老兵营抚养,本来我们只打算抚养一百个孤儿的,这就多养了一个。”
卫青叹了口气,说:“老叔啊,你还是没弄清楚陛下究竟介意什么啊!你杀降,只要没造成舆论压力,陛下可以当不知道;你用国帑赡养伤残老兵,陛下虽然觉得你用他的钱树立自己的人设,他也还是能忍的,因为伤残老兵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你把养孤儿的事情说出去,陛下不能忍啊!谁知道你养的孤儿里面会不会出专诸、要离、荆轲、豫让、聂政之流?这是政治红线啊我的叔!哎,我今天说太多了,刀笔吏的手续要走,你不会有大事,最多是议罪罚款然后退休。你放心吧,我跟霍去病说了,这次他那边无论如何会给你儿子李敢安排个侯爵,哪怕是个二百户的关内侯,总是你们家的第二个侯爵啊!想开一点吧。还有,你千万不要在外人面前出卖我,说我跟你说了这些,那是要害死我的。”
我终于明白了,算命的都是他娘的骗子!王朔套了我的话去讨好皇帝,让我辛苦一生最终碌碌无为没有建功立业!我想了很久,卫青让我不能说出去,但是我真的管不住这张老嘴,我激动起来肯定会和刀笔吏吵,到时候真的很难不说出来。算了,我也活够了,家族的事情就交给你和李乙了,李敢那边我相信卫青能给他安排好,但你也要照顾着点。再见吧,我的兄弟!
看完大爷的竹简,我真的是长叹一口气,当然王朔不能代表全部算命的都是王八蛋,可是设身处地为他想,真的是憋屈啊!同时我也能体会到义父和二大爷当时对李敢的费解,因为不懂“篆体密文”,李敢不知道大爷写了什么,所以最后会去怪罪卫青。加上司马迁拱火,他一冲动去找了卫青的晦气,再被皇帝利用挑拨霍去病,于是有了一连串“冤冤相报”的连锁反应。
一个悲剧的发生往往充满可笑的偶发原因。大爷的死本来是为了保护卫青——因为厚道的卫青终于让他知道了自己为啥总不能封侯,他的悲剧是在不对的人面前说了不对的话,而李敢的悲剧是没有好好学知识,还死要面子、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