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神医 > 第48章 金融巨鳄我的银行让江南银库彻底崩溃(第1页)

第48章 金融巨鳄我的银行让江南银库彻底崩溃(第1页)

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如同给沸腾的经济注入了一剂稳定剂,也让林奇“经济国士”的光环更加耀眼。新粮带来的冲击被成功化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力增长和民生改善。然而,林奇并未满足于此,他那份关于“货币改革”与设立“银行”的奏疏,虽被朱元璋暂缓,却像一颗投入深水的石子,在特定的圈层里激起了远比表面看来更加汹涌的暗流。

奏疏的内容虽未公开,但“银行”、“银票”、“统一币制”这些零碎的概念,依旧通过某些隐秘的渠道,泄露了出去,迅速传到了大明经济的心脏地带——江南。

金陵、苏州、松江、杭州……这些依靠传统漕运、丝绸、盐业和地下钱庄业务积累了海量财富的巨室豪商们,第一时间嗅到了极其危险的气息!

一间隐秘的江南园林密室内,几位衣着锦绣、气质却阴沉如水的老人围坐在一起。他们并非官员,但他们的影响力,却能轻易让一地的经济震颤。他们是江南银业和钱庄行业的无冕之王。

“诸公,都听说了吧?那位伯爷,又把手伸到咱们碗里来了!”一个干瘦的老者,指尖敲打着桌面,声音沙哑而冰冷。

“银行?发行银票?哼,说得轻巧!他这是要掘我等根基,断我等财路!”另一位胖硕的富商咬牙切齿,“我等经营钱庄、兑换金银、低吸高放,靠的就是这南北差价、成色不一、携带不便!若朝廷统一发币,设立官办银行,谁还来找我们?我们的生意还怎么做?!”

“岂止是生意!”第三位眼神锐利的老者缓缓开口,他是做海运走私起家,与海外番商联系密切,“若真让那银行成了气候,发行什么‘粮票’、‘银票’,控制了天下金银流通和借贷,那我等日后,岂不是要仰朝廷鼻息过日子?甚至……我们库房里那些见不得光的银子,还如何洗白流转?”

恐慌,如同毒蔓,在密室中蔓延。他们比谁都清楚,金融,才是他们掌控江南、乃至影响朝局的真正命脉。林奇此举,是要抄他们的老底!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干瘦老者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狠厉之色,“此前种种,我等忍了。田亩被清丈,我等忍了。新织机冲击,我等也忍了。如今,他竟要动我们的银库!这是要我们的命!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这大明的天下,离了我们,他玩不转!”

一场针对大明新兴金融体系的、极其阴险和专业的经济绞杀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他们的策略,并非武力对抗,而是利用其庞大的资本和遍布天下的商业网络,发动一场“金融风暴”。

首先,他们开始暗中大规模囤积铜钱和成色足的白银,尤其是市面上流通的官铸银锭和铜钱,被他们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悄然吸储。同时,他们开始暗中散布谣言,诋毁即将可能出现的“新币”,称“官铸币必掺杂质”、“新银票恐成废纸”,制造民众对未来货币的不信任感。

紧接着,他们利用控制的数十家大钱庄,在同一时间点,突然大幅提高存银利息,并降低借贷门槛(针对某些特定对象),看似是在正常商业竞争,实则是在疯狂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造成市面流通的银铜货币急剧减少。

双管齐下,效果立竿见影!

仅仅半个月时间,一个诡异的现象开始在江南乃至更广的范围内出现:市面上的铜钱和足色白银变得越来越难找!小商小贩交易困难,大宗买卖更是难以进行。民间开始出现以物易物的倒退现象!

而与此同时,那些被豪商们囤积起来的金银,却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朝廷新粮收购需要支付大量现银,各地工程款也需要白银,suddenly变得捉襟见肘!户部的银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空了下去!

一场人为制造的“银荒”,骤然爆发!

消息传回金陵,朝堂震动!

户部尚书连滚爬爬地冲进乾清宫,脸色惨白如纸:“陛下!大事不好!江南突发银荒,市面现银奇缺,新粮收购受阻,各地工程款无法支付,民怨渐起!长此以往,恐生大变啊!”

朱元璋看着户部呈上的急报和空荡荡的银库报表,脸色铁青。他不懂什么金融战,但他知道,没钱了,他的所有新政都会停摆!刚刚稳定下来的局面,瞬间就可能崩溃!

“查!给咱彻查!为何突然就银荒了?!是不是有奸商囤积居奇?!”朱元璋怒吼道。

蒋瓛的调查很快有了结果,却令人无奈:所有大钱庄的行为都在“商业规则”之内,提高利息吸收存款并不违法;民间囤银更是无法查证。对手做得极其隐蔽和专业,抓不到任何把柄。

显然,这是一次阳谋。对方就是凭借其庞大的资本实力,赤裸裸地告诉朝廷:离了我们,你的经济体系就无法运转!

压力,再次如山般压来。朝中再次出现质疑林奇新政的声音,言其“操之过急,惹得天怒人怨”。

朱元璋再次将林奇召来,将急报推到他面前,语气沉重:“林爱卿,你看……这银荒之局,该如何破解?莫非……那银行之议,真的操之过急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金融攻击,林奇却并未慌乱。他仔细查看了市面流通数据和户部账目,嘴角甚至露出一丝冷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