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朱文正正端坐在书房之中,全神贯注地教导着朱守谦读书识字。朱守谦年纪尚小,却也十分聪慧好学,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口中念念有词。
而在一旁的摇椅上,赵晓晓悠然自得地坐着,目光落在这对父子身上,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微笑。这温馨的场景,让她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就在这时,门外的守卫匆匆前来禀报:“启禀老爷,太子殿下来访。”
朱文正闻听此言,心中一惊,急忙放下手中的书本,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衣着。赵晓晓见状,也赶忙从摇椅上站起身来,稍稍整理了一下裙摆。
朱文正快步领着妻儿走到门口,不一会儿,他便远远地望见了朱标。朱标身着一袭华服,气宇轩昂,风度翩翩。
朱文正和赵晓晓赶忙迎上前去,躬身施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见状,连忙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免礼,免礼,堂哥、嫂嫂就别这么见外了。”
说罢,朱标将目光转向朱守谦,眼中流露出喜爱之情。他快步上前,轻轻抱起朱守谦,柔声说道:“守谦,来,让叔叔抱抱。”
朱守谦十分乖巧,立刻甜甜地喊道:“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听后,满心欢喜,伸手摸了摸朱守谦的小脑袋,温柔地说:“守谦啊,以后不必如此拘谨,喊孤叔叔即可。”
朱守谦眨着大眼睛,脆生生地喊了声:“叔叔。”朱标笑得更开怀了,抱着朱守谦进了书房。
他将朱守谦放在书案前,看着桌上的书本,饶有兴致地问:“守谦在学什么呢?”朱守谦指着书本,认真地说:“在学《论语》。”
朱标赞许地点点头,拿起书翻了翻,开始给朱守谦讲解其中的道理,声音温和,条理清晰。
朱文正和赵晓晓站在一旁,安静地聆听着朱标讲述的每一句话,心中充满了对朱标的感激之情。当朱标讲完一段后,他面带微笑地对朱文正说:“堂哥,守谦这孩子天资聪颖,只要你用心培养,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朱文正赶忙拱手作揖,谦逊地回答道:“这全仰仗太子殿下的关怀与教导,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地教导守谦。”朱标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朱文正。
朱文正注意到朱标的视线,他心领神会,立刻挥手示意赵晓晓。赵晓晓见状,迅速抱起朱守谦,微笑着说道:“太子殿下,文正,你们先聊,我带守谦出去玩耍一会儿。”说罢,她转身朝门外走去,并顺手关上了房门。
房间里异常安静,只有朱标和朱文正两人相对而坐。朱标原本轻松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他凝视着朱文正,缓缓开口说道:“堂哥,现在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处理。”
朱文正闻言,身体微微一震,随即端正坐姿,双手抱拳,对着朱标说道:“太子殿下,有何事尽管吩咐,微臣必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朱标见状,满意地点点头,然后首截了当地说道:“近日,河北一带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孤己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皇担心有人会趁机贪污这批赈灾的粮食,因此决定从朝廷派遣一位可靠之人前往河北,主持赈灾大局。经过深思熟虑,孤决定举荐你前往。”
朱文正闻听此言,心中不由得一紧。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仅要应对旱灾带来的种种困难,还要确保赈灾粮食不被贪污。然而,面对朱标的信任,他毫不犹豫地抱拳说道:“多谢太子殿下的信任,文正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河北旱情如此严重,此事确实棘手,不知殿下可有什么具体的指示?”
朱标一脸严肃,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似乎心中有千钧重担。他慢慢地开口说道:“这次你去河北,首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查清赈灾粮款是否存在贪污和挪用的情况。一定要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真正送到那些受灾的百姓手中,不能让他们挨饿受苦。”
朱文正认真地听着朱标的话,不时地点头表示明白。等朱标说完,他略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殿下请放心,我一定会仔细调查此事。如果真的有人胆敢贪污赈灾粮款,我绝对不会轻易饶恕他们!至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旱情问题,我也会想办法的。比如兴修水利工程,这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朱标对朱文正的回答表示满意,他微笑着拍了拍朱文正的肩膀,说道:“堂哥做事,我自然是放心的。这次的任务非常重要,你要尽快做好准备,早日出发前往河北。如果在途中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你可以随时派人回来告诉我。”
朱文正连忙抱拳行礼,语气坚定地说:“文正明白,我一定不会辜负太子殿下和陛下的期望!”说完,两人又就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商讨。最后,朱文正送朱标离开,然后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前往河北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