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朱文正 > 第106章 徐达归来(第1页)

第106章 徐达归来(第1页)

此时的应天城外,徐达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他身披战甲,威风凛凛。他凝视着眼前的应天,这座古老而宏伟的城市,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不由自主地,他长叹一口气,仿佛这口气中包含了他所有的忧虑和疲惫。

徐达转过头,对着身旁的亲卫们说道:“你们先回营吧。”那几名骑着马的士兵听到命令后,立即双手抱拳,恭敬地回应道:“遵命,大帅!”随后,他们掉转马头,朝着大营的方向疾驰而去。

徐达目送着他们远去的身影,然后继续驱马前行,缓缓地朝着城内走去。城门边的看守士兵远远地就望见了徐达,他们立刻挺首身子,满脸敬畏地朝着徐达行礼,并齐声喊道:“参见徐大帅!”徐达见状,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接着便继续驱马进城。

进入城内后,徐达骑着马在宽阔的街道上缓缓前行。街道两旁,百姓们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各种商铺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片繁华的景象。然而,徐达的心情却并未因此而轻松起来。

突然,一个瘦弱的身影如闪电般从街边的小巷中冲了出来,首首地朝着徐达的马前扑去。徐达眼疾手快,急忙拉紧缰绳,胯下的战马发出一声嘶鸣,前蹄高高扬起,硬生生地停了下来。

待看清那身影时,徐达不禁吃了一惊。原来,这竟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他满脸惊恐,衣衫褴褛,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惊吓。而在孩子的身后,几个凶神恶煞的大汉正气势汹汹地追赶而来。

“哪里跑,小兔崽子,敢偷我们的东西!”只听得一声怒喝,犹如惊雷一般在耳边炸响。徐达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凶神恶煞的大汉正气势汹汹地追赶着一个瘦小的孩子。

那孩子满脸惊恐,拼命地奔跑着,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怪物在追赶他。徐达见状,眉头微皱,他迅速翻身下马,如同一道闪电般冲到孩子面前,将他紧紧地护在身后。

“怎么回事?”徐达的声音低沉而威严,他的目光如炬,首首地盯着为首的那个大汉。

那大汉见状,先是一愣,随即便回过神来,他瞪大眼睛,满脸怒容地吼道:“这小子偷了我们的钱袋,你可不能护着他啊!”

孩子在徐达身后瑟瑟发抖,他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下来。他一边哭,一边抽噎着解释道:“我娘病了,没钱抓药,我实在没办法才……”

徐达心中猛地一紧,他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他想了想,从怀中掏出一些散碎的银子,递给那大汉,缓声道:“这钱就当赔你们的,放了这孩子吧。”

那大汉接过银子,数了数,脸上的怒容稍稍缓和了一些,但还是嘟囔着:“这也太少了吧……”不过,他看着徐达人高马大、身材魁梧,心里估摸着徐达不好惹,便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转身带着其他大汉悻悻地走了。

徐达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他蹲下身子在那孩子身前放了一些银子,温柔地对孩子说:“以后莫要再做这等事了,去请个大夫给你娘看看病吧。”

孩子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徐达,他的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接着,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徐达连连磕头,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徐达匆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孩子从地上搀扶起来,轻声安慰道:“莫怕,孩子,可有伤到哪里?”待孩子情绪稍稳,徐达这才首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转身快步走到马前,动作利落地翻身上马,继续朝着城中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紫禁城内的武英殿中,早朝刚刚结束,朱元璋正与朱标在殿内商议要事。突然,殿门被轻轻推开,一名太监疾步走到殿中,跪地禀报:“启禀陛下,魏国公求见。”

朱元璋闻言,与朱标对视一眼,略作思索后,沉声道:“传他进来吧。”语罢,朱元璋迅速整理了一下衣服,端坐在龙椅之上,静待徐达入殿。

只听得“咯吱”一声,殿门缓缓打开,徐达迈步而入。他的目光如电,快速扫视了一下殿内,随即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高声喊道:“陛下,微臣有罪,请陛下降罪吧!”话音未落,徐达便如捣蒜般在地上磕起头来。

朱元璋见到眼前这一幕后,他的目光缓缓地转向了朱标。朱标注意到父亲的注视,立刻心领神会,快步走到徐达面前。

朱标走到徐达身前,用手轻轻地扶住了他的肩膀,然后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说道:“徐伯父,您这是何罪之有啊?快快请起吧。”

徐达听到朱标的话,如蒙大赦,他顺着朱标的动作,慢慢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朱元璋见状,也不紧不慢地开口问道:“天德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常匹夫究竟是怎么死的?”

徐达的脸上露出一丝悲戚之色,他缓缓地回答道:“陛下,微臣在得知常匹夫遇害的消息后,立刻派人前去打探情况。经过一番查探,微臣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原来,那该死的元贼将领竟然如此丧心病狂,他们在水源里扔下了十几头牛羊的尸体,导致水源被严重污染。而常匹夫一时疏忽,没有察觉到这一情况,他的那帮人马在饮用了被污染的水源后,纷纷倒地不起。那元兵见状,便趁机发动攻击,将常匹夫和他的人马全部杀害了。”

说完,徐达的手握成了拳头,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接着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请您一定要为常匹夫报仇雪恨啊!微臣愿亲自率领大军,充当先锋,与那元贼决一死战!”

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乎既有惋惜,又有无奈。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道:“常遇春为我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勇猛和忠诚是众人皆知的。如今他就这样突然离去,实在是太可惜了。”说完,朱元璋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仿佛还沉浸在对常遇春的回忆之中。

然而,紧接着朱元璋的情绪突然变得激动起来,他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说道:“这群北方蛮子,竟然如此大胆,敢杀害我大明的忠良!咱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一定要将他们剿灭,为常匹夫报仇!”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决心和愤恨,让人感受到他对敌人的深恶痛绝。

一旁的朱标也不禁叹息一声,他的脸上露出了悲伤的神色。“常将军忠勇无双,他的离去不仅是我大明的一大损失,更是我们所有人的遗憾。”朱标感慨地说道。

不过,朱标并没有被情绪左右,他很快就恢复了冷静。他皱起眉头,思考着当前的局势,然后对朱元璋和徐达说道:“父皇,徐伯父,虽然我们都对常将军的离去感到痛心,但目前大明的情况并不允许我们立刻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我们需要先缓一缓,从长计议。而且,近期很多地方还出现了大旱,这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先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会引起更多的麻烦。”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话,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徐达也微微点头,心中认可朱标的分析。“标儿说得有理,只是常匹夫之仇不报,咱难消心头之恨。”朱元璋缓缓说道。

朱标接着说:“父皇,我们可先派大将前往北方坐镇,让他们有所忌惮。同时,我们集中精力解决大旱问题,安抚百姓。待国内局势稳定,再寻机出兵不迟。”

徐达面带微笑,双手抱拳,向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微臣认为,若要镇守此地,文忠将军实为不二人选。他久经沙场,作战勇猛无比,定能让元贼闻风丧胆,不敢轻易来犯。”

朱元璋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若有所思地说:“文忠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这大旱之事,又该派遣何人去解决呢?”

朱标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文正可以担当此重任。据儿臣所知,文正最近颇为清闲,时常前往茶楼听戏消遣。如此一来,正好可以让他前去处理大旱之事,也算是人尽其用了。”说罢,朱标还调皮地向朱元璋眨了眨眼睛。

朱元璋看到眼前的情景,脸色一沉,心中的怒火瞬间升腾起来。他怒目圆睁,声音严厉地斥责道:“这文正,真是岂有此理!当初咱任命他担任应天府府尹时,他还口口声声说担心无法照顾家中事务,如今却有闲暇去听戏!”

说完,朱元璋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平复自己的情绪。过了一会儿,他点了点头,像是做出了一个决定,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文正担任钦差,前往灾区赈灾吧。”

站在一旁的太监听到朱元璋的话,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应道:“遵命,陛下。”然后,朱元璋看向徐达,微微摆了摆手。

徐达见状,心知肚明,连忙快步走到朱元璋和朱标面前,双膝跪地,行起了大礼。行完礼后,他缓缓站起身来,向两人道别,然后转身离去,脚步显得有些沉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